中国模式适合美国? - 冯梦云的日志 - 阿根廷华人在线-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立即注册 登录
阿根廷华人在线 返回首页

冯梦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51argentina.com/?916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模式适合美国?

已有 175 次阅读2018-8-30 13:13 |个人分类:时评

      中国模式适合美国?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40年后,引起了世界格局改变。

 

改变了什么呢?

 

货币主义复盖了全世界。柏林墙倒塌不如人民币加入SDR。普京被欧美制裁有中国撑着。世界上所有反美的势力都受到中国的支持。把苏美的核冷战改变为中美的资本冷战,3万亿美元对美联储的印美元机器,这就是世界上最新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美国尼克松造成的。如果说,1929年罗斯福总统用凱恩斯货币杠杆救世,那么,1971年,尼克松总统就用货币杠杆救了中国。

 

1989年和1997年两次中国危机,里根和柯林顿都没有放弃中國的货币帮助。支持人民币走进了世行,让中国高儲蓄了美金3万亿。

 

世行在2006年的中国考察报告中认为,拥有3.5万亿美元儲蓄的中国,不会被美国危机了。但是,并不证明中国有救世的杠杆力量。有人开始劝告中国政府不要滥用货币杆杆去撬动美国的法治!

 

直到2018年,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了加征进口税的战争号令和处罚了中兴公司,才使中国当局者收敛挥舞美元小捧的行径,开始向欧日澳重谈2013年终止的货币互換条约。这个谈判,无异于人民币对美元系统的认输。证明过去五年,中国拉帮结派的不自量力。

 

这个事实,证明了中国对货币杠杆权利的错误认识。实际上,货币枉杆是一个否定的概念。一旦使用货币杠杆时,自己的权利便分散开去了。唯有欠债才是肯定的概念。抓住了你的钱,才有了真正支配钱的权利。

 

中国在高儲蓄美元之日起,就把主权交给了美国。

 

要反美国,无异于亡国。因为,普世价值是由美国立价的。说你为零,你就是个0。

 

中国的改革就是改革了废币主义,抱起了货币主义。

 

能否回到过去的苏联体制?

 

连普京都解体了苏联,中国向何处去?不心甘情愿地走向美国。希望卖个好价钱。

 

北朝鲜难道不是在闹一个好价钱吗?

 

美国模式就是一个出钱受气的怂包!

 

中国高儲蓄的模式,只适合美国,不适合发展中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

 

让我们看一下啇品链。

 

中国美元--不发达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返回到中国世界工厂--销往发达国家受到加税剥削。耗尽了美元之后,中国所得追不回的欠债,只有血汗和人民的愤怒。

 

这就是货币的就业和利息效应。它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所得就是一笔次债和不满的政治气候。

 

马克思看明白之后,提出了废币主义。英国闯得浑身衰弱之后,退出了主导地位。美国担任了一个世纪的冤大头之余,开始撤退。中国崛起之后,开始狂妄。

 

想想中国人历尽战争的苦难,你还有号召力向美日宣战吗?

 

有权做某事或获取某物,绝不意味着你能够做的某事或取用某物可以伤害任何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人民。例如明知对方是流氓还要借钱给它,在中国,正是这类不计后果的政治投机,其恶果巳经显現出米,由于内忧于民众叛乱外患于强敌压境,这个庞大帝国巳经处于毫无民心支持的状态,它不得不靠阿谀拍马的丒角们哄骗着崛起自娱,正在为虚胖着出冷汗,付出沉重的代价。

 

货币战争不比明杖持火的阶级斗争,民主的一方往往会抉持反对派获胜而不伤元气。随着中国的外投耗资,台湾的政治气温上升,正向民心转移。中国人发現,真正缩小贫富差距的不是发展主义,而是负债经营政府的民主体制。至少,议会能制止一意孤行的亏本贸易和投资!

 

美国有美联儲纠偏。中国只有美国纠偏。而反美的中国又反纠偏…谁在祸国殃民?

 

顺便说一下,政治经济学不是研究经济的学问。它是研究政府的职能的学问。所谓大政府就是法治,所谓小政府就是民主立法。由于政府有印刷货币的权利,所以,政治经济学也是研究货币杠杆的学问。马克思是第一个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先驱。由于他的废币方法破坏了市场经济而被边缘化。但是,马克思的政党纲领还具有号召力,所以仍然在冷战中具有魅力。许多民选国家中的政党运用它來拉票。中国则用它来纵横捭阖,往往顾此失彼。相信中国上层自知之明,不忘惜民初心。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货币是用來流通的,不是用來集权的!

 

单仁平,你怎么看?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