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旅日华人作家唐亚明:由日本人爱吃鱼遐想到中日关系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旅日华人作家唐亚明:由日本人爱吃鱼遐想到中日关系

2022-5-20 19:27| 发布者: wyar| 查看: 1471| 评论: 0|来自: 网易网

摘要:   旅日华人作家唐亚明:由日本人爱吃鱼遐想到中日关系  在被大海包围的岛国日本居住,海、海鱼,自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说起来,在东京周围看到的大海几乎都是灰色的,并不是我们经常描绘的那种浪漫的“蓝色 ...

  旅日华人作家唐亚明:由日本人爱吃鱼遐想到中日关系

  被大海包围的岛国日本居住,海、海鱼,自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说起来,在东京周围看到的大海几乎都是灰色的,并不是我们经常描绘的那种浪漫的“蓝色海洋”。

  日本东部面临的太平洋,基本是“灰溜溜”的,所以即使住在岛国,日本人也愿意去夏威夷或冲绳,远离日本本岛,去寻找蓝色的大海。

  如果到日本来旅游,我劝你一定要下决心起一次大早,去看看大型的鱼市场。鱼市场大都在天没亮的四点就开始叫卖。

  在那儿,你会看到大的小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黑的红的白的银色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最终都要进入人胃的鱼山鱼海。

  我第一次参观时着实大吃了一惊,当时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全世界的鱼好像都被日本人吃了!日本人不仅在近海捕鱼,远至非洲、南美洲,哪儿有鱼去哪儿。

  这些年,中国远洋捕鱼的船舶和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人们能吃到的海鱼种类也越来越多。

  记得我小时候,北京的菜市场里除了黄花鱼和带鱼外,几乎没有其它种类的海鱼。

  所以,我到日本以后,说不出鱼的名称,在寿司店只好用手指着:“我要那个还有这个!”

  日本人以鱼为主菜当然因为是靠海吃海。再有一个原因是,日本人自古以来没有饲养和食用家畜的习惯。

  在稻谷从大陆传到日本的弥生时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日本人靠原始方法打猎吃一些野猪、鹿、熊、猴子和兔肉。

  《魏志・倭人传》就记载:日本没有牛马。到了古坟世代(约为3世纪中叶至7世纪末),鹿肉和野猪肉多为药用。

  奈良世代(710-794年)佛教传到日本后,杀生和食肉被禁止,据说这也是为了遏制食肉的官吏和贵族。

  就这样,不吃肉的风俗一直持续下来。由于禅宗的影响,素食渐而普及,而从事屠宰业的人遭到歧视,被称为“非人”(不是人)。

  有一位名叫约翰・克拉谢特的法国人(1618-1693)在《日本西教史》一书中写道:“日本人就像西方人忌讳马肉一样,忌讳牛、猪、羊肉,连牛奶也不喝。他们吃一些打猎得来的野兽肉,但是没有食用的家畜。”

  还有一位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1532-1597)在《日欧文化比较》中说:“日本人喜食野狗、鹤、猴、猫和生海草。”

  我听到日本人有时嘲笑别的民族的饮食习惯时,常常忍不住要说:“日本的祖先吃猴子,吃猫吃狗,连朱鹭都是因为烧汤吃灭绝了。”日本人听到后或报以笑声,或露出惊讶的神色说:“真的吗?不可能吧?!”

  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才开始把食肉视为“文明”,葡萄牙的炸猪排、法国的火腿、德国的香肠、美国的牛排⋯⋯这些美味逐渐为人所知,可开始时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1872年2月18日,有10个山岳行者以“日本人吃肉沾污了神圣的神宫”为由,冲入皇宫抗议,结果被枪杀或逮捕。

  1873年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读者来信称:“猪肉有损健康,不应该吃。”1880年的《邮便报知新闻》称:“由于食用牛肉,耕牛减少,谷物大量减产。”

  另一方面,在距今1万5000年至2300年前的绳文时代遗迹中,就发掘出了钓钩和渔网陶锤等渔具,说明日本人吃鱼的历史悠久。鱼与大陆传过去的米、酱、酱油等味道吻合,形成了日本人传统的饮食习惯。

  日本人做出的锋利尖刀、尖头筷子,都是因为吃鱼而发达的。

  据统计,目前日本人吃的鱼大约有400种之多。日本人有新鲜的生鱼吃,就不必钻研那么多种烹饪技术和保存方法,所以日本料理种类之少和中国菜简直是天壤之别。

  举个例子:日本人一般并不觉得新鲜的海参、鲍鱼和鱼翅有多么好吃,在日本也没有那么昂贵。但是中国人通过太阳光的作用和高超的烹饪技术,把它们转化成极为美味的高级食品。

  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三,人均食鱼量居世界第二。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排在世界前列,与吃鱼有很大的关系。鱼的蛋白质、低脂肪、高密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

  近年来,日本的年轻人吃鱼逐渐减少,有的嫌腥,有的嫌鱼刺多。在日本,脑血栓、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正在增加。

  我常想,日本文化和吃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日本人身体和感觉上大都与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不握手不拥抱,不表现出过度的热情,貌似冷淡。

  而热血的哺乳动物和鱼不同,互相缠绵,互相抚摸,蹭须贴脸,勾肩拉背。这类行动遗传因子,在日本人身上不多见。

  另外,日本人容易随大流,注意看周围人的反应行事,这也极像鱼群往一个方向游,而且会敏捷地转弯。即使没有领头的,全体也会自律行动,这一鱼的特征极像日本社会。

  试想,几千年来以生鱼为主要菜肴,鱼新鲜的遗传因子原封不动地存入体内,不对人体产生影响那才怪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或左右人的行为和思考,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据研究,中国古代移居到日本的人不少是集团性的。我有时甚至想,那些人可能是在各种战争中被打败了的军队,他们逃亡到了蓬莱岛上成为日本人的祖先之一。

  大概他们本身的遗传因子,就与打胜了留在大陆上的人有格格不入之处。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矛盾,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互相都觉得友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有时切身感受到,也许双方在根子上就有难以调解的生物学要素。

  从鱼联想到日本人的本质和中日关系,这也许是我的一种幻觉和遐想,也许我的想法并不科学。但是,科学到底是什么?往往是当今被视为科学的东西,过了一些时辰又成了不科学的。

  我常想,到现在人连做梦的原因都搞不清,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就能解释清楚人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吃牛肉的人和吃稻米的人不一样?为什么海边的人和山里的人不一样?

  鱼有鱼的特性。既然体内有大量鱼的遗传因子的人是邻居,而且互相永远搬不了家,那你就必须学会与之打交道。

  那么,了解鱼的特性,了解日本饮食文化,进而理解日本人和日本社会,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吧。

  【作者简介】

  唐亚明,小活字图话书总编辑,资深绘本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

  1983 年应“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邀请,进入日本著名的少儿出版社福音馆书店,成为日本出版界第一位外籍正式编辑,一直活跃在童书编辑的第一线,编辑了大量优秀的绘本,并获得各种奖项。

  主要著作有小说《翡翠露》(获第8 届开高健文学奖励奖)、绘本《哪吒与龙王》(第22 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绘本《西游记》(第48 届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

  曾作为亚洲代表,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评委,并任日本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JBBY)理事。

  现在东洋大学和上智大学任教。现任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会长、日本华人教授会理事、全日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为中日两国读者翻译和创作了许多童书作品。

  来源:日华文学

  (发布:东亚信息网;编辑:柴歌)


来源:网易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最新消息
  •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位列2024
  • OUR FACE - ICAN'T SEE YOUR FACE
  • GUN VIOLENCE ISAMERICA'S DEATH PEN
  • 跑偏了?经验不足?2010年世界杯巴西
  • 老总统卢拉回归,他能再次拯救巴西么
  • 厄瓜多尔一公园内“散养”鬣蜥,游客
  • 一空客飞机遭暴风雨紧急降落巴拉圭!
  • 日本有希望,哥斯达黎加搅局?西班牙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