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奔流文化·闲谭」晚清一名甘肃地方官吏的旧事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奔流文化·闲谭」晚清一名甘肃地方官吏的旧事

2022-11-3 11:11| 发布者: angel| 查看: 6377| 评论: 0|来自: 搜狐网

摘要:   凌其瀚(1906—1992),上海人,字寄寒,青年时期留学比利时,1931年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外交系统任职。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驻兰州特派员。1944年9月,凌其瀚 ...

  凌其瀚(1906—1992),上海人,字寄寒,青年时期留学比利时,1931年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外交系统任职。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驻兰州特派员。1944年9月,凌其瀚与苏联驻兰领事官员同赴西安举办《苏联红军战绩摄影展》;因凌氏先外祖父晚清时曾主政泾川,故展览结束后,其自陕返兰归程中顺访泾川。《凌其瀚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初版、2018年再版)有如下记载:“展览顺利结束后,我让齐赫文等人先回兰州,自己则取道邠县,往访泾川。胡县长带我看望了先外祖父的门生——一个白发苍苍、双目失明的老秀才。他为我谈起往事,历历如数家珍。外祖父曾为‘泾川八景’题诗,并刻成诗碑,诗中提到他在公余整修历史文物的经过。我把此行经过写了一篇《泾川访旧记》,发表在当时的西北杂志上。”

  时任中国驻法公使的凌其瀚 引自《凌其瀚回忆录》

  1】

  笔者近日翻阅旧刊,偶获此文。文章署名寄寒,刊载于《现代西北》第7卷第5—6期合刊(1945年1月1日出版),正文后附录两篇,分别为凌氏先外祖父之门生和泾川县志主纂撰写的纪念短文。

  由凌氏《泾川访旧记》可略窥晚清甘肃基层官员的日常工作生活状况及若干地方往事。

  凌氏先外祖父贾勋(字跋云)属于晚清时期有着较为丰富边远地区基层工作经历的官员,“跋云公终身游宦於陇,时在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历任大通敦煌张掖武威,署理平凉府一年,知泾川直隶州最久,凡二任,殁于光绪二十七年。”贾勋在甘先后于六地为官,故吏门生遍及陇原并非虚言;泾川县志委员会主纂告之凌其瀚曰:“陇东父老於贾公德政,至今眷念不忘。”贾勋主政泾川期间,有哪些故事流传甚广呢?

  封建官僚多出身科举,保护治下古物多作为德政与雅事而载于史,贾勋亦不例外。其曾为泾州题八景诗刊碑,并慨捐养廉银用于修缮古迹。“瑶池夜月”名列泾州八景之首,“跋云公曾捐廉为补植桃木,修葺池岸,额其殿曰‘咫尺瑶台’。”凌其瀚访问泾川时,曾游览城郊水泉寺,寺内池塘满植荷花,塘中有亭,已渐颓废,亦曾为泾州八景之一;据陪同人员介绍,此亭亦为贾勋主政时捐资修葺,并亲题横额“澄碧亭”及板联“荷花世界,杨柳楼台”。贾勋还曾捐修西山钟亭(内悬金代大安铁钟,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泾州八景之首的“瑶池夜月” (网络图片)

  赈灾济困是旧时官员任内的“规定动作”,有时不仅要管治下百姓吃饭问题,还要解决外省灾民的生存问题。贾勋当年就曾同时面临这样的双重压力。据凌其瀚查阅民国时期泾川乡土志《名宦传》,内载:“光绪十九年秋,粟价昂贵,乞丐无从觅食,屡烦街坊,公设厂煮粥食之。”光绪十九年七月十八日(1893年8月29日),四川道孚乾宁一带发生地震,百姓流离失所,亦有入甘求生者。就泾川而言,“时四川饥民最多……公处之,各资以车辆口食,遞解回籍,境内安谥。”

  2】

  贾勋主政泾川期间,还被卷入了甘肃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众破坏陕甘电报线路事件,虽仕途暂时受挫但因此赢得良好民望。据《甘肃省志·大事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二月,兰州初设电报局;十月,西安至肃州电报线架成,计长2900余里,费工料银20万两。与此同时,近代科技与封建迷信的冲突亦随之而来。光绪十八年(1892年),泾州连年干旱,“民以为电报局所立电杆收电而无雨,遂群起拔除,甘、凉、肃等州亦继之。”

  当时的情景,据《泾川访旧记》载:“时值大旱,愚民以为电杆电线所致,相约拔电杆、除电线,聚而焚之,蔓延甚广。自长武以迄白水,电柱尽拔,泾川为害最烈。”凌其瀚在泾川时,遍访其先外祖父门生,“诸老述跋云公遗事至详,其中拔电杆一案,尤极生动。”当时的情势十分危急,以致中枢震动,清廷遣陕甘两省大员前往泾川严办,贾勋恐牵连过众,“不忍生灵之涂炭”,于是想出一个只问首犯、不办胁从的折中方案,乃密嘱窑店(今泾川窑店镇)参与举事者王万清谓:“尔已垂老,口供时幸勿抵赖,如有不测,尔之身后余当妥为照料。” 王万清“慨然允之”,过堂时就事变经过侃侃而谈,自认主犯,一力担之,被判斩首。事后贾勋特为其立祠纪念,凌其瀚1944年访问泾川时,窑店王公祠犹存。贾勋为搭救事变牵连之人,还干了一件颇具传奇色彩之事,其以银五百两赠刽子手,不惜宦途救泾川高姓人士性命于教场之上。“泾州百姓咸大感动”,集资献“万家生佛”匾额于贾勋。“於是‘贾大老爷’‘贾青天’之名传遍於陇东矣。”但贾勋亦为此德政付出了相应代价,时任陕甘总督杨昌溶将其降一级留任。

  清代泾州州城图 引自《泾川县志》

  《泾川访旧记》引述之贾勋事迹,其中难免有溢美之词甚至民间传奇成分;但以当代视角来看,凌其瀚的泾川之行,综合运用了田野考察、文献调查和口述史采访多种手段,相对全面客观地勾勒出了贾勋主政泾川时的主要史迹,为后人了解晚清甘肃基层社会政治生态及相关历史事件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素材。

  此外,《泾川访旧记》曾引述县政府东花厅所悬贾勋当年所题庭训联两则。其一曰:“克治一私惟在无欲,酬酢万变先存勿欺。”其二曰:“治人不外情理法,律己当先清慎勤。”由此多少可以看出贾勋的为官之道,也正是类似于贾勋这样的官员,虽然在大时代中很难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作为,但凭借几件所谓德政,尚能保境安民、教化地方,勉力维系了近代甘肃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运作。

  奔流新闻特约撰稿丨 史勇


来源:搜狐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