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600年昆明往事,在渔村里醒来了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600年昆明往事,在渔村里醒来了

2022-8-5 13:23| 发布者: ANA| 查看: 1094| 评论: 0|来自: 新浪网

摘要:   来源: 凤凰网房产  凤凰网房产 作者蒋冬琼  盛夏三伏,日光如泼水,白云如奔马,脑袋被太阳烘烤得冒着丝丝热气,只想找个水边的凉快地歇一歇。  循着环湖路一路向南,沿途绿意盎然,风景秀美,到了呈贡东 ...

  来源: 凤凰网房产

  凤凰网房产 作者蒋冬琼

  盛夏三伏,日光如泼水,白云如奔马,脑袋被太阳烘烤得冒着丝丝热气,只想找个水边的凉快地歇一歇。

  循着环湖路一路向南,沿途绿意盎然,风景秀美,到了呈贡东南方向的滇池边,只见重重树影掩映着几栋青瓦红墙、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指示牌上书“卧龙古渔村”,颇为有趣,让人想一探究竟。

  01

  穿过树影婆娑的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瞬间把人从城市的水泥森林拽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没想到滇池边还有这么个地方。

  蓝天、白云、绿树、青瓦、红房......每一样色彩都极饱满鲜亮,却又融合得极自然,仿佛宫崎骏的漫画走进现实,还没回过神来,手机里已经拍了一堆照片。


卧龙古渔村实景

  走近看,眼前的房子,有的是四方围合的“一颗印”,有的是白族民居常见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结构。一部分建筑经过修缮之后明显更加通透牢固,还有一部分老旧民居则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岁月痕迹。


卧龙古渔村修缮后的古建筑

  行至写着“蓝花楹乡村图书馆”字样的院子前,还未入院,便被门前立牌上的漫画吸引,望着这简笔童趣的线条,脑海中浮现出汪曾祺散文《泡茶馆》中,凤翥街东头一家小茶馆,有人用墨笔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

  转眼一看,不出所料,是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展。

  跨入院中,天井下一幅“种瓜得瓜”图,其间还点缀着几枚金色的南瓜和草凳,鲜活灵动,炎炎夏日,倒是升起一股想要坐下与之分食的“荒唐”冲动。


卧龙古渔村·“万物真可爱”丰子恺先生艺术作品展

  挂着“耕读传家”门匾的正室内,陈列着子恺先生百余幅画作、书法真迹、装帧书籍,一幅幅看过,不自觉牵起唇角,读着画上的题诗,便想起了切身经历过的那些日常事。


卧龙古渔村·“万物真可爱”丰子恺先生艺术作品展

  子恺先生的画,日常人物与风景的描绘寥寥数笔,神采毕现,浅近的旧诗或题词则让意境更加隽永诗化,似乎在勾勒着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难怪让人联想到《泡茶馆》中写昆明逸事的诗句。

  想来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当如这画中一般,过着稚趣横生、平凡可爱的日子。

  尚在回味趣味童真的漫画,突然又闯入“昆明旧事”,方才脑中所想的乡村生活图景,以老照片和老器物的形式映入眼帘。


卧龙古渔村·“昆明旧事”戴其臻老昆明城市记忆展

  渔村生活的农耕渔猎,日常起居的柴米油盐,都印刻在这些器具的壁沿上、刻痕中。老照片里的人们仿佛化静为动,农忙时的吆喝、渔船落帆后敲击螺尾的此起彼伏声,隐隐飘荡在耳边。

  抬头望见远处一座院子里,有人爬上了二楼阁楼,对着下面呼唤暴晒在太阳下的朋友:“咋个不打把伞呢!”于是迫不及待奔向那处房子,也要登高远望一番才好。

  去到近前才发现来到了卧龙乡村博物馆,正在展出的是“云滇一颗印”陈流和他的学生们油画作品展,对面则是“天语匠心”中国榫卯技艺科普展。


卧龙古渔村·“云滇一颗印”陈流和他的学生们油画作品展

  纠结良久,先走进了榫卯科普的院子。

  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传统结构形式,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漫长岁月,榫卯结构可谓是先祖不可思议的匠心发明,榫卯严密扣合构成的弹性框架至今看来依然极富力学之美。这也是眼前这些老房子经风雨而不倒,卓立千百年的关键所在。


卧龙古渔村·“天语匠心”中国榫卯技艺科普展

  四方围合的院子内,向上看是天井框入的云卷云舒,偶尔几枝绿叶摇摆着顽皮入画;登上二楼往窗外看去,草坪上的草正绿得活泼,树上的蝉正叫得欢,阳光透过窗格落到地上,地面被光线和阴影切割成不同的形状——不管站在哪个位置,往外瞧去,都有不同的景。


卧龙古渔村·窗外的风景如画

  兴致勃勃转了一圈才发现,这样一座古村落,原来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都说滇池是昆明的最大IP,但对昆明人而言,滇池更是如母亲一般的存在,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渔耕文明,涌动着拳拳乡愁。

  “云在青天水在瓶”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科普展中,再现了滇池的崛起、缩小与治理,也记录着卧龙古渔村的过往和如今。

  1958年,考古学家在呈贡西南面滇池边上的象兔山发现了堆积数十米厚的贝丘遗址,其间还夹杂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红陶残片,螺壳的尾部被敲去,发现了早在4000多年前,卧龙古渔村就有人类活动与居住的痕迹。


滇池边的卧龙古渔村

  后来,元末滇池水位下降为古渔村的形成提供了土地,明代军屯制度的推行则使大量人口迁入云南,滨水码头、肥沃土壤,有了卧龙古渔村的雏形。

  建于清康熙47年间的垂恩寺石碑上刻着“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的字样,村落古时便被人们称为卧龙浦,卧龙古渔村的名称也正源于此。

  因村子里留存了众多云南传统“一颗印”民居及清代、民国的古建筑,被人称为“昆明的民居博物馆”。为保护这一方水土及古建筑,2018年,村民们搬出了村落,昆明华侨城开始对卧龙古渔村进行美丽乡村改造,才得见如今这一番风景。


卧龙古渔村实景

  带着对历史更替、人事变迁的感慨漫步其中,瞅见一旁有年轮画DIY,村内工作人员见我们跃跃欲试,还热情推荐了干花胸针体验DIY等文化体验活动,这确实不失为一个把滇池渔村文化带回家纪念的好法子。


卧龙古渔村·年轮画DIY

  有美景岂能无美食?无论汪先生还是子恺先生,都是爱吃、会吃、擅谈吃之人,想到《人间之味》里鲜香四溢的各式米线,只觉口舌生津,不赶紧“甩”碗米线都对不起自己的胃。

  正愁不知去哪儿寻吃食,一旁路过的本地老表便吆喝着一起去品尝这村子里的土鸡米线和凉米线,一路上还科普了云南米线的繁多种类和吃法。据他描述,昆明人认为小锅煮的米线才好吃,过桥米线是用鸡汤烫着吃,更名贵一些,外地人吃得更多。


卧龙古渔村·土鸡米线

  本地人果然会吃,鸡汤米线看似清爽,实则米线香软弹滑,鸡汤香醇浓郁,点缀上几瓣菊花和豌豆尖,心满意足。无怪乎卖米线的老板说一个星期不到就卖了13000多份,昆明人当真爱米线爱得紧。

  除米线外,村子里还有只在本地才能尝到、一周卖22000个的正宗糖腿破酥包,远近闻名的云南手冲咖啡,以及定制的文创雪糕......简直让人纳闷,云南如此好吃,滇菜居然榜上无名,实是憾事。


来到卧龙古渔村的人们

  吃饱喝足,外头明亮的日光依旧倾泻而下,青草地上,滇朴树下,或坐或卧着不少游客,不怕晒的孩童叽叽喳喳追闹不休。就只想这样坐着发发呆,看云听风,一觉睡去了。

  02

  在卧龙古渔村,岁月被拉长,时间好似凝滞住了,进入这里的人们在现实与过往之间行走穿梭,从滇池的形成与治理,到建筑文明的演变与耕读传家的族训,是一场精神之旅。

  尽管目前看到的尚不是村落全貌,但已令人回味良久,更让人期待整体建设完成后的古渔村,会是怎样的。

  据昆明华侨城官方信息,卧龙古渔村总规划范围34.9公顷,现状建筑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内含270多栋古建筑。原住村民搬迁结束后,2020年昆明华侨城开始了对老旧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卧龙古渔村·修缮中的建筑

  截至目前,卧龙古渔村已完成村落主干道路和基础市政管网的建设,修复湿地近20亩,改造乡村田园景观10余万平方米,完成17栋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建设。2021年,卧龙古渔村作为云南唯一上榜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小镇美学榜样”的荣誉。


卧龙古渔村实景

  据了解,7月23日,卧龙古渔村预开村暨“此中有真意”耕读生活艺术展览季开展,开放了一期示范区,包括前面游览到的滇风美术馆、萱草书屋、蓝花楹乡村图书馆、卧龙乡村博物馆、滇师工法工艺馆、卧龙客堂、采莲茶坊、采莲小筑、近海亭乡院等场馆空间。


卧龙古渔村实景

  此外还开设了六大主题艺术展,“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生物多样性,“云滇一颗印”的“天语匠心”,记忆中的“昆明旧事”,色空敲击出的“天鼓净音”,确实让人感到“万物真可爱”。

  一周以来,卧龙古渔村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年轮画DIY、干花胸针体验DIY等文化体验活动累计参与互动人数超3000组。


卧龙古渔村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我们一家原本就是这儿的村民,起初还不愿意搬,后来说是滇池治理、古建筑保护才搬走的,现在回来看看,变了又好像没变,但确实比以前好了,这些房子起码被保存下来,能活得更久了。”原古渔村的一位奶奶携家人前来参观过往生活的村落,把一个个展览、一间间屋舍认真走过、看过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昆明华侨城村落景观提升、生态保护、乡村文化挖掘、历史古建筑修缮活化、产业整合等一系列工作,让这个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可能,这对城市的文旅发展与乡村建设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可借鉴案例。

  去时只是误入,走时却恍然如梦,不知今夕何夕。回去的路上想着,这个古村落的一草一木、云淡风轻,会不会在子夜再次入梦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源:新浪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