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健康 查看内容

眼睁睁看着自己日渐一动不动,究竟有多残酷?

2022-6-28 17:43| 发布者: sofiaena| 查看: 921| 评论: 0|来自: ZAKER

摘要:   以下文章来源于春雨健康科普 ,作者春雨医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被巫婆施加了一种冰冻魔法,但魔法并不是一瞬间实现。  一开始你只是肌肉乏力、僵硬;  慢慢的开始行走困难、容易跌倒;  之后言语 ...

  以下文章来源于春雨健康科普 ,作者春雨医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被巫婆施加了一种冰冻魔法,但魔法并不是一瞬间实现。

  一开始你只是肌肉乏力、僵硬;

  慢慢的开始行走困难、容易跌倒;

  之后言语不清、四肢完全无力;

  最后进食及呼吸困难,只有眼球能动,24 小时只能躺在轮椅或者床上 ......

  只是这样想想,是不是都觉得十分痛苦?

  而这就是渐冻人症患者每天面对的常态,他们能清楚地感知到这种 " 邪恶魔法 " 在自己身体上的作用,却无力扭转甚至阻止这些变化。

  前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是 140 年前法国医生 Jean-Martin Charcot 首次提出的,在美国,渐冻人症也称作 Lou Gehrig 病,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 Lou Gehrig 的患病让渐冻人症走入了公众视野。

  2014 年,由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选手、身患渐冻人症的 Pete Frates 发起的 " 冰桶挑战 " 风靡全球,让渐冻人症为大众所熟知。

  (图源:见水印)

  1963 年,年仅 21 岁的史蒂芬 · 霍金被诊断患有渐冻人症,此后五十多年间,他一直与渐冻人症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可破坏神经细胞并导致残疾,使人逐渐失去走路、说话、吞咽和呼吸的能力。该病患病率为 4 /10 万 -6/10 万,发病率 1 /10 万 -3/10 万,男女比例为 1.5:1,高发年龄为 47-63 岁 。

  (图源:图虫创意)

  由于其早期症状难以察觉,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特征尚未显现,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从病人出现症状到确诊一般需要 9-15 个月。

  加上早期典型症状肌肉明显无力、僵硬,不少渐冻人症易被误诊为颈椎病,甚至误诊为其他运动神经元病,如进行性肌萎缩、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

  在我国,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李晓光公布的研究数据,ALS 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之前误诊为假性球麻痹或颈椎病,20% 的患者做了不必要的颈椎手术。

  另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基层医院,医生对这种罕见病的认识不足,误诊率更是高达 58.6%。

  渐冻人症患者发病通常从手、脚或四肢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最终影响咀嚼、吞咽、说话和呼吸。

  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

  行走困难,容易跌倒

  腿、脚或脚踝无力

  手无力

  言语不清或吞咽困难

  肌肉痉挛,手臂、肩膀和舌头抽搐

  难以抬头或保持良好姿势

  病程进入中末期后,四肢几乎完全无力,说话不清楚,吃流质食物都会呛到,得插鼻胃管或通过胃造瘘灌食,进而呼吸困难,需要选择气管切开术,依靠呼吸机。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肢体肌肉无力,并逐渐呈萎缩趋势,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肌电图检查,确诊病情。

  病因不明且无法治愈

  大约 90% 的 ALS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ALS 的发病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常见的 ALS 致病基因包括 SODI,TDP-43,研究显示,由 FUS、SOD1 及 OPTN 3 种基因的突变造成的患者不超过 2%,而 25.6% ~ 30.6% 的家族性 ALS 患者有 SODI 突变。

  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 RNA 加工异常、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生长因子异常、炎症反应等。

  渐冻人症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呼吸衰竭,平均而言,症状开始后 3-5 年内就会发生死亡,且该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

  1996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利鲁唑用于渐冻人症治疗,该药是唯一有循证依据、能够改善病情的治疗药物,也是中国 ALS 协作组编撰并发布的《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渐冻人治疗药物。

  (图源:123RF)

  根据中国 ALS 协作组披露的数据,中国仅七成患者获得针对病因治疗,而中国大陆目前仅 32.3% 患者接受利鲁唑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崔丽英教授曾表示,目前中国渐冻人患者规范用药率只有 37%,远低于西方国家的 99%。

  规范用药的首要阻碍是经济负担,据了解渐冻人症的每月治疗费用为 4000 元左右,由于尚未纳入大病医保,加上患者本人失去劳动能力,给很多家庭造成了负担。同时,药物不能 " 治愈 " 渐冻人症也是部分患者不规范用药的原因。

  带病生存仍可实现

  尽管渐冻人症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了解疾病应该在不同阶段做什么,规范吃药,坚持科学规范治疗,带病生存是可以实现的。

  多数研究显示,发病年龄越晚,患者预后越差,即发病年龄是渐冻人症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

  (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中国 ALS 协作组公布的数据,中国患者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约为 49.8 岁,而日本患者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为 64.8 岁,意大利约为 64.8 岁,欧洲其他国家约为 64.4 岁。

  另有数据显示,20% 渐冻人患者存活超过 5 年,超过 10% 的患者存活达 10 年,有 5% 患者存活达 20 年。

  实际上,在春雨医生的问诊平台上,就有一位已经身患渐冻症多年的优秀医生:他每天利用眼动仪操控电脑,依然在坚持为患者进行远程健康咨询,用自己的医学知识造福别人。

  因此,不管医生还是家属,最好向患者交代病情进展,鼓励他们尽量进行正常的生活,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小知识拓展

  为什么霍金身患渐冻人症却活到了 76 岁?

  渐冻人症的存活率取决于 2 个重要因素,一是运动神经控制的呼吸肌 - 横膈膜,患者常死于呼吸衰竭;二是吞咽肌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

  (图源网络,侵删)

  而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霍金的呼吸肌没有明显受累,且护理人员用特殊方式将食物直接送到他的咽喉部,能保证他有充足的营养。

  而且霍金 21 岁发病,属于少年型渐冻人症,和很多青少年疾病一样,受损部位可能由其他区域做出补偿,使病情得到延缓。此外,积极规范的治疗、精心的康复护理和乐观的心态,也是他生存期较长的原因之一。

  本期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来源:ZAKER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