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走向崩溃的“准发达国家”:阿根廷为何越混越惨?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走向崩溃的“准发达国家”:阿根廷为何越混越惨?

2021-3-24 13:27| 发布者: | 查看: 1579| 评论: 0|来自: 网易网

摘要: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最近这几年,关于阿根廷,最受关注的新闻也就是球王马拉多纳的去世。甚至可以说,阿根廷这个南美大国甚至没有马拉多纳和梅西这几位球星有名。  其实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阿根廷并不是 ...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最近这几年,关于阿根廷,最受关注的新闻也就是球王马拉多纳的去世。甚至可以说,阿根廷这个南美大国甚至没有马拉多纳和梅西这几位球星有名

  其实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阿根廷并不是只有足球新闻,风景秀丽,农业发达,文化灿烂,生活优裕且舒适

  如“人间乐土”一般的“准发达国家”,到现在彻底破产的阿根廷,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战火中获得新生的“潘帕斯食品公司”

  美洲地区的人类文明历史相当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虽然受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没有可驯服的大型牲畜),该地区的发展程度不高,但这里的先民仍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图 | 圣克鲁斯岩洞中的南美先民的艺术作品

  然而这灿烂的文明实在太过脆弱,被殖民者轻松碾碎。16世纪早期,西班牙航海家就曾到访这一地区。16世纪50年代开始,西班牙殖民者逐步开始在南美地区大规模殖民。今日的阿根廷就属于昔日的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区。

  1808年,拿破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为了维持他的大陆封锁政策,选择进军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决定引发的半岛战争导致法军深陷战争泥潭,并且也大大损害了法国的外交声誉。

  图 |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的这一决定给他自己的帝国带来了毁灭,却给南美的革命者们带来了一丝曙光:西班牙原本的王室与拿破仑妥协,选择了退位;葡萄牙王室被拿破仑击垮,逃到了巴西;新任西班牙国王,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被西班牙反抗军打跑了——昔日控制着南美地区的两个殖民大国都瘫痪了。于是,轰轰烈烈的南美独立运动开始了。

  图 | 南美独立运动中的英雄 何塞·德·圣马丁

  不过,南美各国的独立运动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其成果却并非完美:各国的革命者仅仅只是想要获得独立与自由,对于国家的建设和预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阿根廷表现得就相当有代表性。

  阿根廷的革命者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派——联邦派集权派

  联邦派大多是地方上的大地主,经济实力强大,因此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分权的小政府国家集权派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政治领袖,他们掌握军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因此希望建立一个集权的大政府国家

  两方观点对立,总体实力相近,最终结果就是反复拉锯,内战不断。在建国初期,阿根廷的国内情况就是一个无解的“痛苦循环”:联邦派上台,镇压集权派,集权派就起兵反抗;集权派上台,镇压联邦派,联邦派就起兵反抗。

  这一痛苦的循环最终在1861年结束了。集权派领袖统一阿根廷,但接受了联邦派制定的宪法,而联邦派也承认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首都地位。这也是现代阿根廷的雏形。

  图 | 总统办公场所——玫瑰宫

  1864年,阿根廷又参与到三国同盟战争当中,并以胜者地位获取了巴拉圭的一部分领土。南美政治格局基本稳定下来,阿根廷也终于可以开始和平发展了。

  19世纪中叶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时期,欧洲工业化、城市化进度大大推进,粮食需求激增。世界粮食的缺口,却成了阿根廷的发展窗口

  图 | 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景

  当时的阿根廷因为欧洲移民潮,人口扩大至原来的五倍,劳动力资源相当充足;同时,阿根廷境内有着极为肥沃的潘帕斯草原。于是阿根廷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个“食品公司”:小麦出口量达到250万吨水平,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得牛肉出口量也增至36.5万吨。仅靠粮食出口,阿根廷就成为了当时的世界排名前五的出口大国

  图 | 潘帕斯草原

  凭借粮食出口,阿根廷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而阿根廷也确实将资金投入到了国家建设中,铁路里程从500余公里陡增至3万多公里;推行公共义务教育,识字率到达65%,而其他南美国家50年后也未能达到这个水平;1908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超越德国、荷兰,位列世界第七

  那时的阿根廷,就是一个大号的“潘帕斯食品公司”。从战火中诞生的种粮大户,却也凭着努力赢得了属于他的地位,成为一个“准发达国家”

  大战未曾波及的远方,却在和平年代崩溃

  事实证明,种粮户的日子还是相当不错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安心种粮。虽然可能粮食贸易不如从前,但总归是远离战火,不愁吃穿。

  世界大战没有摧毁阿根廷的经济和产业,战后的和平反倒给阿根廷的经济带来了厄运

  二战末期,轴心国颓势尽显。世界的主基调开始向着战后格局制定和各国重建转变。为了扩大就业,安置士兵,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其中就包括限制粮食进口

  这一政策,一下子击中了阿根廷的软肋——阿根廷长期以来依靠种粮起家,而粮食贸易的繁荣让阿根廷忽视了工业的建设,结果就是阿根廷的工业发展止步不前,产业结构极为单一。产业结构单一的阿根廷,没有了粮食贸易这个优势产业,阿根廷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经济基础一旦动摇,上层建筑也就随之震动:选举舞弊、寡头独裁等各种陋习弊病死灰复燃。整个国家陷入了政治动荡之中。

  1946年,胡安·贝隆作为工党领袖成功当选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推出了“贝隆主义”,与此前的自由主义政策相反,这是一个比较偏向左派的政策体系:

  外交上,不参与美苏冷战的站队,保持中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基建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加大对关键经济领域的控制,一些关键企业都被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推行高福利政策,提高国民工资,改善国民工作环境。

  图 | 胡安·贝隆与其夫人伊娃

  胡安·贝隆的夫人伊娃也同样做出了表率:创立基金会,帮助贫困人民,推动女性解放。伊娃成为了整个阿根廷的救星和偶像。伊娃去世时,全国人民为其哀悼,为其送葬。

  图 | 布宜诺斯艾利斯300万民众为伊娃·贝隆送葬

  胡安和伊娃的作为,确实改善了阿根廷的经济状况,为当时的阿根廷人民带去了希望。在胡安执政期间,阿根廷的发电量达到了35万伏安,输气能力达到了1500万立方米人均GDP冠绝南美

  然而,胡安·贝隆的政策有万般好处,却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首先,阿根廷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太短,国家建制根本不成熟。中央和地方之间比起合作更多是斗争,这就导致中央政策很难顺利下达地方。胡安·贝隆的大投入、大建设,有相当部分都停留在纸面上,落到了实权派手中。

  图 | 阿根廷国会大厦

  其次,胡安·贝隆的福利政策太过激进了,已经超出了阿根廷的经济承受力限度。胡安政府甚至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提高国民工资水平。然而超出经济发展程度的福利,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阿根廷人民工资水平提高了35%,物价水平却提高了73%

  随着政策缺陷的暴露,阿根廷经济再次进入下行轨道。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胡安·贝隆光环不再。最终在军事政变中倒台,仅以身免。

  不过,最为悲哀的是,在此后的历史之中,阿根廷再也没有像胡安·贝隆这样的政治领袖了。此后的阿根廷政坛中,只有极端的民粹领袖。领袖轮番登台,政策一届一变,阿根廷的经济也就如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

  他们需要一个政治上的“马拉多纳”

  阿根廷在胡安·贝隆下台之后,再度开始了“左右互搏”的“传统艺能”。

  80年代末期,阿根廷政府强势干预经济,实行保护主义发展模式90年代,市场干预失灵之后又转向市场万能主义发展模式。结果大规模私有化,放松金融监管又导致了本土企业破产,金融风险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曾经作为“大号食品公司”积攒下来的家底,最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左右互搏之中耗尽了。阿根廷也就从一个准发达国家逐渐走向崩溃的境地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阿根廷失败的国家建构上。阿根廷从建国到现在,一直未能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执政体系。而没有了行之有效的体系,无论是何种政策、何种福利,终究都只会成为低效的空谈,甚至造成严重的腐败

  图 | 1986年 马拉多纳捧起大力神杯

  实际上,阿根廷需要的就是一位“政坛上的马拉多纳”。不仅仅是指威望,更是指一种精神。

  其实马拉多纳在个人方面有相当多的缺点,私生活一塌糊涂,脾气也相当不好。但是阿根廷人民就是喜欢他,只是因为马拉多纳有一种“进取”的精神,一种近乎于“不择手段的前进”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阿根廷急需的——将各个派系统合起来,对整个国家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实际上阿根廷不仅有着相当坚实的发展基础,在文学、科技方面也有着相当高的成就。通过合理的改革,扫清发展路上的障碍,也许确实能够走出一番境地。

  很多对经济一知半解的人,总会提到一个名词——“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还是一个国家达到了代工水平的极限,同时又没能发展出本国的高附加值产业,导致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图 |阿根廷人造卫星SAC-D

  阿根廷是一个典型的被中等收入陷阱拖垮的国家。长期依赖粮食贸易,加上政策的不连续,导致对产业的升级发展投入极为有限。于是人口这种传统的经济优势,最终成为了国家的沉重负担,整个国家陷入停滞,进而引发了动荡。

  阿根廷也算是相当特殊了,国家并没有瞬间崩溃,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景象。

  第一个原因在于,阿根廷是“大号食品公司”,而人总是要吃饭的。只要人类还需要吃饭,阿根廷的粮食贸易就不会彻底断绝,阿根廷也就总是有一口饭吃。想再现曾经出口强国的繁荣并不现实,但是维持温饱勉强还可以。

  

  第二个原因在于,阿根廷并不是拥有战略资源的国家。因此相比中东那些富有的产油国,只有粮食充足的阿根廷反而相对安稳。经历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也选择了老老实实当种粮户,倒也过了一段安乐日子。

  不过,这样的安乐日子终究不能持久。一个国家确实不能不发展第一产业,可是光凭这粮食贸易终归无法发展成为一个强国。唯有综合发展,产业丰富且强力,才能长远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