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每个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恨铁不成钢,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总忍不住对孩子“动粗”。 虎妈蔡美儿在美国用中国式教育管教女儿,甚至骂孩子垃圾,要求每科成绩都要拿A,女儿同时得到哈佛和耶鲁大学录取;香港商人萧百佑将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郎朗从小被迫与母亲分隔两地,只为了能够一心练琴…… 看着这些成功的例子,家长很心动,渴望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却看不到同样遭受家长的严苛要求和打骂失败的那些失败的例子,殊不知,其实这些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 ▲教育学家摩西说,父母的打骂是孩子堕落的根源,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人生和性格都截然不同,家长打骂应该理智。 没有主见 经常挨打的孩子,对父母有着很深的畏惧感,平时从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父母说一,自己不敢说二,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事事听从父母。 而从未挨打的孩子,由于家长给孩子的空间比较大,在碰到事情的事情,孩子能自己处理的,都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逐渐的,孩子对待事物大多能有自己的看法,相对来说孩子也会比较成熟。 性格存在差异 经常挨打的孩子,每次犯错可能会担心受到父母惩罚,会想着推卸责任,除此之外,性格大多内向而胆小。 之前有个新闻是说三个孩子一起结伴玩耍,妹妹因为不小心跌落,伤及头部,昏迷,因为担心妹妹醒来会“告状”,于是又用木桩砸向妹妹…… 而从未挨打的孩子性格大多会比较开朗,有责任担当,平时乐于助人,遇到问题第一件事不是想着推卸责任,更多的是寻找解决方法。 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长期遭受父母的打骂,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不可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看待事物往往只能看到不好的一面,除此之外,这类孩子也比较悲观,变得麻木,丧失了去爱一个人的能力,甚至三观扭曲。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刻的玉石,无论今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经由父母的打磨,打磨的过程漫长而艰辛,要想玉石精美,作为家长可要多点耐心。 今日话题:孩子犯错,你会打骂孩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我是文竹妈妈,家有两宝,大宝5岁,小宝3岁。一人带两娃的艰辛让我更懂得如何照顾宝宝。 文竹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分享,为宝爸宝妈排忧解难。欢迎各位与我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确幸。 来源:搜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