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也成国学大师了 (卫金桂) - 阿根廷华人在线 - Powered by Discuz!

阿根廷华人在线

标题: 武大郎也成国学大师了 (卫金桂) [打印本页]

作者: 卫金桂    时间: 2008-9-3 05:17
标题: 武大郎也成国学大师了 (卫金桂)
武大郎也成国学大师了

我本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大师一词,记得是1992年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乃和先生筹划写国学大师评传中的陈垣卷,那时刘先生已七十有四,作为陈先生的秘书兼门生,她随从先生几十年,资料学养均为最合适人选。当时听刘先生轻声自言自语,我在心里犯嘀咕:陈垣先生是有名,可他算得上大师吗?

陈垣先生是辛亥革命后广东的议员,自学成才的典范,革命夭折转途教育。作为学者,先生在宗教学、民族学、史学、历史文献学方面建树斐然。1922年胡适曾断言:“中国今日无一个史学家”,南北学者各有严重欠缺,而“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陈先生的许多著作成为学术界至今无人超越的权威和工具书,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作为教育家,陈先生担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教70多年,任过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46年,辅仁弟子至今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根基力量,师大后学秉承先贤传统,以踏实勤奋享誉教育界;作为图书馆学家,陈先生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作为导师,先生桃李满天下、名弟子满门:姚丛吾、黄现璠、郑天挺、王重民、方国瑜、蔡尚思、邓广铭、单士元、柴德赓、白寿彝、牟润逊、赵光贤、陈述、启功、史念海、周祖谟、刘乃和、史树青等等,都是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陈垣先生的分量,即使文革那样的时期,也是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保护,他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为北师大的学生,笔者不可能不了解陈垣先生伟业大致,当时听刘先生称呼陈先生为“大师”时我犯嘀咕,理由只有一个:“大师”一词太高不可攀、太神圣了。

平心而论,一二批大师不论大的程度如何,确实各有各的大处。可大师毕竟是稀缺资源,就像土豆堆里挑大的,越到后来,没发育成型的也成大师了,只要具备以下几条,就宛然拥有了大师合格证:写过些东西有些名气的;年龄达到一定程度的;带过几个弟子或有几个出了点名的拥趸的。年龄大,名气大,谁都说不出什么,但“师”,总得有些什么让人效法才说得过去,诚如汤一介先生所说:“大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问不错,人格又高尚,才可称为大师。”汤先生说这个话已经太晚,文化圈里符合这样条件的早已被挖掘光了,连亚种都早被搜罗一空,连我自己的博客里某一天都有人留言:大师,请就某某事发表见解,我一紧张或是激动,将舌头咬下一块。不过用心认真些,还是能从边缘学科里发现国学大师,比如武大郎就很合适:有独到国学炊饼制造技术;有宽厚仁爱之心;有任劳任怨之德;有长幼孝悌之情…..学问人格都不错,够得上大师级别。施耐那厮真不爱传统文化,更没有鉴赏眼光,咋把武大郎这样的国学大师写成那德行了?是得重写《国学大师武大郎传》了,首先就往山东推销,那里是国学和武大郎的故乡,二者同放光辉相得益彰。
作者: jwalker    时间: 2008-9-5 18:34
嗬嗬嗬!!!!!!!




欢迎光临 阿根廷华人在线 (https://www.51argent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