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济南城破王耀武被俘,叮嘱家人“不要去台湾”,之后妻儿命运如何 ...

2022-6-30 19:27| 发布者: WOKEYI| 查看: 1188| 评论: 0|来自: 网易网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次将领聚会上,有人问粟裕:“在一众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您认为哪几位的指挥才能是比较出色的?”粟裕想了想,回答说:“说起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比较有指挥才能的人,我认为王耀武算得上的一 ...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次将领聚会上,有人问粟裕:“在一众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您认为哪几位的指挥才能是比较出色的?”

粟裕想了想,回答说:“说起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比较有指挥才能的人,我认为王耀武算得上的一个。陈老总曾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


  data-diagnose-id="998b9ce309ddf707464dd6652fe6f1b8" data-w="800" data-h="930" data-bjh-origin-src="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1064850a2cddc616ec1b69541c4e4e01.png@wm_2,t_55m+5a625Y+3L+W+gOWPsg==,fc_ffffff,ff_U2ltSGVp,sz_20,x_13,y_13">

  王耀武

王耀武的确是个“明白人”,且不说抗战时期他带领的七十四军逢战必有战功,单说他济南城破之前的种种安排,就能让人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所在。

首先,为防止战火伤及无辜,他将城中百姓疏散出城;其次,明知自己即将战败,却下令将狱中所有解放军战俘礼送出城。这些做法很难不令人为之动容,情不自禁夸上一句“这是个聪明人、明白人”。

而如此“明白”的王耀武战前是怎样安排自己的妻儿的呢?

亦很有深意,他说:“假如我有不测,不要去台湾。”

那么,在他被捕之后,他的妻儿究竟去了哪里?生活过的又如何?此后,王耀武还有没有再和家人取得联系呢?

  王耀武深感济南一战没有希望

“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说的就是王耀武。

抗日战争中,王耀武所率的七十四军可谓所向披靡,逢战必有功,被赞誉为“抗日铁军”,而王耀武本人也因彪炳显赫的战功,出任方面方面军司令官和山东省政府主席。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还曾以地区受降长官的身份接过了日本第二十军指挥官坂西一良中将呈上的指挥刀。王耀武在国军队伍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屡立战功的王耀武自然很受蒋介石的器重,蒋介石命其担任第二绥区司令官,希望他率领数十万国军以济南为依托,稳住山东形势,以保党国天下。


但是,失道寡助,纵使王耀武指挥军队作战能力不凡,内战打响以后,也还是避免不了频丢阵地,屡屡败于我军之手。

孟良崮战役的决战阶段,王耀武更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将张灵甫神死孟良崮而无可奈何。

此役之后,国军高层纷纷传言“济南必有一战”。

因为彼时人民解放军已经完全具备了攻打大城市的能力,从战略形势上分析之后,不难看出,历史名城济南,很有可能就是华东野战军攻击的下一个目标。

而作为济南守将王耀武比谁都更加清楚,此时的济南不过是一座孤城,兵力根本不足抵抗解放军的攻势。

恰好此时,蒋介石发来密令,让他即刻飞往南京。于是,王耀武便飞到南京,亦在心中盘算,借此机会,劝蒋介石放弃济南。

而蒋介石找他前来,也正是为了防守济南一事,但蒋介石的想法是要确保济南。所以,当王耀武向其提出“放弃济南”的建议之后,蒋介石大为不悦。

最终,在蒋介石的恩威并施之下,王耀武能做的只有向其表示守城的决心:

  

“校长这些语重心长的指示,耀武句句不忘。耀武的看法很不成熟,现在校长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既然校长执意要确保济南,耀武将率10万国军将士,誓与城池共存亡! 有我王耀武在,山东就能坚持!”


果然,决心一表,蒋介石面上立刻阴云转晴。但是,在回程的飞机上,王耀武却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心里很是清楚,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南京了……

  王耀武叮嘱家人“不要去台湾”

心中已经知道此战即将战败的王耀武,开始着手寻找后路,想着至少要将家人保护周全。他对妻子郑宜兰说,要她带上老母亲和子女们尽快从济南转移。

郑宜兰虽然不懂行兵打仗的事情,但是她对自己的丈夫很是了解,她比任何人都知道,丈夫有多么看重这个家庭。的确,这个铁打的汉子对于家人有着旁人都不知的柔情。

王耀武和郑宜兰相识于王耀武尚未发迹之时。当年的王耀武仅仅是一个连级军官,在他带着部队进驻福州的时候,深受福州地方法院郑推事的欣赏,常常受邀到其家中做客,每每两人把酒言欢,交情也愈发深厚了。

越是了解,郑推事就越笃信王耀武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正好女儿郑宜兰也到了适嫁的年龄,于是,在郑推事的主张下,王耀武与郑宜兰就结为了夫妻。

两人婚后很是相爱,很快便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人共育有7个子女(一说5个),只是时逢战乱,王耀武需得常常带部队打仗,所以陪家人的时间并不多。

据在王耀武子女中排行老三,也是王耀武唯一的女儿王鲁云回忆,他们这些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在抗日的烽火中度过的,他们在母亲的照顾下,跟随着父亲的部队一起走南闯北。

王鲁云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慈祥的人,经历过太多的战火,他虽然是有着一些脾气的,但是平日里并不会显现出来,跟孩子们相处起来,则是更加的平易近人。

尤其是对王鲁云这唯一的女儿,更是特别的疼爱,每次回家之后,总要抱上一抱,有时候战事吃紧,王耀武总是过家门而不入,但是他会托人捎几个小玩意儿给女儿王鲁云。

另外,王鲁云还回忆说,她的父亲和母亲感情一直十分和睦,多年以来,两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两人都扶持着一起度过。

并且,王耀武还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中对待感情少有的极为专一的那一类人,在那个旧时代环境中,高级军官往往都有着三妻四妾,但王耀武在感情当中却是十分洁身自好,一直以来都只爱妻子一人,有时还会劝诫身边的其他国民党将领不要在外沾花惹草。


  data-diagnose-id="e25e89863b79392c3c63745fc03686e0" data-w="2000" data-h="1113" data-bjh-origin-src="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e65e2ae8df5d70efbcfb34c655c1e530.png@s_0,w_2000 wm_2,t_55m+5a625Y+3L+W+gOWPsg==,fc_ffffff,ff_U2ltSGVp,sz_50,x_32,y_32">

  王耀武一家合影

郑宜兰也十分体恤丈夫,王耀武每次回家,桌上都摆满了一大桌饭菜,并且还都是王耀武的家乡菜。王耀武是山东人,作为南方的郑宜兰并吃不惯那些北方的口味,但是只要丈夫吃的开心,她也就同样会感到幸福。

不仅如此,王耀武还十分的孝顺,每次离家之前或者回家之后,都会特意去到老母亲的房间,跟她磕头或者亲口报一声平安,让她不要为自己的安全过于操心。

多年以来,不论王耀武在外面经历怎样的危险或是紧迫的事情,他都不会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回家中。他外出打仗,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家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和心安的寄托,他不忍心在为数不多的团聚时间里和最亲近的人争吵或是生气,所以家人眼中的他永远是温和的。

不过,王耀武也有不退步的时候,有一次,他就对着妻子发了一场不小的火。那是因为,那天回到家中以后,他发现妻子郑宜兰正在和一群官太太们一起打牌,王耀武平日里就看不惯那群官太太们打牌、搓麻将,觉得她们那是在耽误时间,浪费金钱。所以他对于妻子郑宜兰也和她们一起打牌的行为感到有些生气,为此一向相敬如宾的夫妻俩还争吵了起来。

最终郑宜兰看着王耀武认真又坚持的模样,还是选择了妥协,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笑着向王耀武保证以后不会再去,王耀武面上这才有了笑容。

王耀武在为人处事上总有着自己的坚持,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自己的教育。

据王鲁云回忆,她在年幼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父亲穿着一双布鞋在水中走来走去,她当时十分不解,并不能明白父亲是在干什么,于是,便走上前去问父亲此举为何,王耀武告诉她,新的布鞋在水中浸泡过之后,才会更加的有韧劲,这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得要先经过一些磨难才能够走的更加长远和长久。这些话使王鲁云终身受益,每每想起总是热泪盈眶。

所以,如此重视家庭的王耀武从南京回来之后,火急火燎的对妻子和母亲说想让她们迁出济南城去时,妻子心中当时就明白,局势不妙。


之后,郑宜兰带着孩子和母亲一起在王耀武的安排下,带着家产离开了济南。

俗话说得好,五行不定,输的干净。仗还没开打,指挥官就先将自己的家人和家产送出了城,那这场仗的结局自然也是早已注定了的。

之后,王耀武的守城部队果然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大大折损,眼看着济南城已经守不住了,王耀武又开始安排“后事”,他叮嘱手下:“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抵抗,我们已经尽到了责任,并且这不同于抗日战争,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退路。”

还给家人留言:“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以去香港,但不要去台湾。”

可以说,当时的王耀武已经对国民政府完全失望了,在他看来,国民政府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任谁都没有力气再拯救。

他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就一个人呆在作战室里抽烟。

  

王耀武的秘书后来回忆:在那段时间里,也不知道为什么,王将军特别喜欢烟酒,但是我是知道的,我将军平日里是个烟酒不沾的人。

  妻子儿女后来如何?

也是这段时间,郑宜兰在王耀武的安排下,带着家人从青岛转移到了上海。

结果到了上海之后,他们就得到了王耀武被俘的消息。

第二天,各大报刊果然纷纷爆出"活捉了王耀武",过程也比较有意思,济南城破之后,王耀武和他的警卫乔装打扮成商人准备逃跑,结果在逃跑途中上厕所时,被人发现用的是白软纸,给举报了。

不能怪旁人,当时那个年代,白软纸是稀罕物,一般人还真是用不起。然后,就有人来生擒了王耀武,王耀武也是个干脆的,一经盘问就直接认了:"我就是王耀武"。


“不测”真的发生了,郑宜兰只好带着孩子们一起按照王耀武的临别嘱托,准备前往香港。但是当时的通货膨胀实在是太厉害了,郑宜兰就连买去香港机票的钱都凑不出来,还好后来王耀武的一位副官找上门来,及时伸出了援手。

不得不说,王耀武真的是一个明白人,如果郑宜兰和孩子们去了台湾,恐怕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因为,据说后来有人提议,要将王耀武的家人全部"弄死"。要是当时郑宜兰他们真的身在台湾,会不会遭遇不测还真是不好说。

不过,他们去了香港之后,境遇还是很艰难。首先,香港也是混杂着各类人群,安全隐患可以说也不小。

其次,孩子众多且都处于上学的年纪,郑宜兰一个人照顾他们的起居,实在是压力很大。

他们初到香港的时候,按照王耀武的安排隐姓埋名努力生活,同时也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王耀武。

后来,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又因为想要营救王耀武走了不恰当的途径,结果不仅没有任何消息,还白白搭进去了不少钱,最后知道解放军部队跟国民党不一样,不是花钱就能将人捞出来的,就索性放弃了。

就这样,身在香港的郑宜兰他们与王耀武失去了联系。


一直到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之后,他们才又有了一些书信的往来。

而彼时,郑宜兰和孩子们已经在香港彻底扎根了,儿女们都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不过他们还是期待与王耀武再见上一面,同时王耀武想要与家人再见的心一直也十分迫切。

终于,在1965年,王鲁云接到了一通来自《大公报》社长的电话,社长告诉他们王耀武非常想要和家人团聚。

于是,王鲁云来到了北京,见到了阔别17年的父亲,久别经年,父女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亲切话。

但是,让王耀武意想不到的是,王鲁云回去之后,郑宜兰就提出要和王耀武离婚。王耀武感到不解,但还是尊重她的意愿,签署了离婚协议。

后来,听女儿说:母亲是因为常年身在国外,不想拖累王耀武,才提出要离婚的。听到这,王耀武也就释然了,并在周总理的牵线下,组建了自己的新的家庭。


  data-diagnose-id="331e46aa8ed67a2091fc73aea868763c" data-w="1181" data-h="1346" data-bjh-origin-src="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e743dbc98ccdd53ec0998f0b7cbdc36a.png@wm_2,t_55m+5a625Y+3L+W+gOWPsg==,fc_ffffff,ff_U2ltSGVp,sz_30,x_19,y_19">

  周总理(左三)、王耀武(右一)

再后来,郑宜兰跟着儿子们一起去了哥斯达黎加生活,女儿王鲁云则因为自己的小家庭留在了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王耀武的这些后人们个个都很有出息,学识不凡,还一度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四处奔走,而这则有益于王耀武的教育和影响。


  data-diagnose-id="b04945299f3e28c380f1526e16083e40" data-w="800" data-h="512" data-bjh-origin-src="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f25b52ff3af46ab63515fa04d9d99a2c.jpeg@wm_2,t_55m+5a625Y+3L+W+gOWPsg==,fc_ffffff,ff_U2ltSGVp,sz_20,x_13,y_13">

  王耀武后人

  

王鲁云说:“父亲晚年曾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建设大业,惜乎早逝,未能贡献良多。所幸我们目前事业尚能为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经济良性互动略尽绵薄之力,或可弥补父亲些许遗憾。”


来源:网易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