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美国连发三道拦截令,只为阻挠他回国!

2022-5-29 19:25| 发布者: wyar| 查看: 1418| 评论: 0|来自: 西陆网

摘要:   他的名字,  99%的中国人都没听过。  但他却是中国近代最牛的大师,  是大师中的大师,  更是中国物理学史上的丰碑,  真正的中国原子弹功勋!  为了阻挠他回国,  美国曾不惜连发三道拦截令!可 ...

  他的名字,

  99%的中国人都没听过。

  但他却是中国近代最牛的大师,

  是大师中的大师,

  更是中国物理学史上的丰碑,

  真正的中国原子弹功勋!

  为了阻挠他回国,

  美国曾不惜连发三道拦截令!

可他的贡献和得到的荣誉,

  却完全不成正比,

  中国媒体从未好好宣传过他,

  他的辉煌一生鲜为人知。

  今天我们就将真实的他,

  讲给每一个中国人听。

  他,就是赵忠尧

  1902年,浙江诸暨,

  一个男孩在这里哇哇落地。

  他的父亲叫赵继和,

  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

  父亲经历过不少战争祸事,

  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痛心疾首,

  父亲很想为国家做点事情,

  但知识不足,力不从心。

  所以从他出生起,

  父亲就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

  常常教导他:

  别的我对你什么都不要求,

  你只要努力读书,

  将来为国为民出力。

  父亲朴素真诚的民族情感,

  深深影响了他,他从小,

  就把祖国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恪守父训,努力读书,

  门门功课都好到吓人,到中学时,

  他的成绩就已远超同龄人水平。

  1924年,

  22岁的他从东南大学毕业后,

  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中国物理学宗师叶企孙。

  那时叶企孙刚从国外归来,

  至东南大学任教,

  他一眼被叶企孙看中,

  之后也留任东南大学,

  成为了叶企孙的助教。

  1923年南高理科,赵忠尧前排左一

  1925年,

  清华学堂筹办大学请叶企孙前往,

  叶企孙又把他一同带上北上清华,

  第二年,清华大学成立物理系,

  叶企孙担任系主任

  他也正式成为清华的教员。

  1926年清华大学科学馆门口,一排中间叶企孙、后排右二赵忠尧

  虽然他已是中国顶尖学府的教师,

  可他却并不感到得意,

  甚至每天都焦虑万分,

  因为他看到家与国的艰难苦痛,

  深知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

  1927年,25岁的他远赴美国,

  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

  为了振兴中国科学,振兴中华民族!

  到美国后,他以出色成绩,

  考入久负盛名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师从该校校长,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密立根教授。

  当时到了快要毕业时,

  密立根给他布置了一道题目,

  只要他完成,就能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可他觉得虽然这个题目容易获得学位,

  却学不到多少技术,

  这与他出国深造的初衷相违背,

  居然主动要求换更难的题目。

  密立根还从来没碰过这样的学生,

  于是重新给了他一道:

  “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的难题。

  没想到,这道题非但没难倒他,

  反而成就了他在物理学上的伟大发现!

  1929年,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

  硬γ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

  在通过重金属铅时,

  会出现“反常吸收”现象,

  并产生一种特殊辐射。

  他是世界上对这奇特现象最早的发现者!

  于是他把论文交给了密立根教授,

  密立根教授看到后吃惊极了,

  193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

  正式发表了他的论文。

  二排左五: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的合影

  他不断的在科学中探索,

  不久后又首次发现了与“异常吸收”,

  同时存在的还有“额外散辐射”,

  并进一步测得了,

  这种特殊辐射的能量为0.5兆电子伏。

  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特殊辐射,

  是一对正负电子湮没辐射。

  如果把已发现的电子称为负电子,

  那么他则是,

  第一次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

  如果把已经发现的负电子称为物质,

  他则是人类物理学史上,

  第一个观测到正反物质湮没的人,

  第一个发现了反物质的人!

  之后,

  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安德森,

  在此基础上,

  又观察到了正电子的径迹。

  之后正电子的伟大发现,

  毫无悬念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奖,

  可获奖者揭晓时,

  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名字,

  竟是安德森。

  可是赵忠尧的发现明明是比安德森,

  早了整整两年。

  物理学界议论纷纷,

  连安德森自己都坦率承认,

  他的成果,

  是在赵忠尧实验基础上做出来的。

  后来,半个世纪过去,

  诺贝尔奖评审情况才得以解密,

  原来,

  一是因为赵忠尧是中国人,

  当时西方对中国人很是歧视,

  认为中国不可能有如此杰出的科学家;

  二是有两个外国学者进行类似实验时,

  没能获得赵忠尧所发现的结果,

  诺贝尔评审会就对他产生了质疑,

  可后来证实,这两位学者,

  一个是方法做错了,另一个是仪器问题。

  这是历史的巨大不公!

  从20世纪80年代起,

  杨振宁、李政道和丁肇中,

  都做了大量的调研、考证,

  充分肯定了赵忠尧的成就。

  李政道曾说:

  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

  只是由于当时别人的错误,

  把赵老师的光荣埋没了。

  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

  在领奖时,也忍不住为他抱不平:

  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发现,

  正负电子湮没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

  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当年年仅28岁的他,

  本应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却因他人的偏见和过错失之交臂,

  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主任,

  瑞典皇家学会的爱克斯朋教授,

  在解密诺贝尔奖评选过程时曾坦言:

  这是一桩遗憾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

  这段近代物理学研究史,

  至此形成公论,西方媒体甚至报道:

  赵忠尧才是所有物理学家心中,

  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世界欠中国一个诺贝尔奖”。

  但他却对这种不公淡然处之,

  拿学位拿诺奖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学到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

  1931年,他再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

  就在学成归国时,卢瑟福特地将,

  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赠送给他,

  镭,是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元素,

  它在全世界都珍贵而稀有,

  直到今天仍是被全世界禁运的,

  可他不顾安危,硬是将它带回了中国。

  回国后,他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并在中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

  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

  当时中国并不具备镭的提炼技术,

  即使是洋教授也未亲眼见过镭,

  可在现代物理研究中,

  镭的作用在当时是无可替代的,

  于是,

  他便将手中价值连城的这50毫克镭,

  免费供清华师生们去做研究。

  清华合影,前排左三:赵忠尧,左四:叶企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北平沦陷,人们纷纷逃离,

  清华将转移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大,

  可有一个人却不急着逃命,

  而是不惜一切代价,绕过日军岗哨,

  冒死悄悄溜回清华园的实验室,

  拿到这些镭,并把装镭的铅筒,

  放到咸菜坛子里,这个人正是赵忠尧!

  因为他心里太清楚,

  如果镭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之后他扮成难民,

  跟着逃难的人一起,

  千里跋涉前往昆明,

  一路风餐露宿,四处躲避日军,

  为了轻装,他把行李几乎全丢掉了,

  只是紧紧地捧着咸菜坛子,

  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

  怕坛子会丢,他夜里都不敢合眼,

  寸步不离地守着。

  在这日日夜夜里,

  放射性极强的镭放出的射线,

  全部都被他的身体吸收了,

  他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危险,

  可为保全中国现代物理的全部家当,

  他居然丝毫不顾生死!

  艰难跋涉一个多月后,

  终于从北京走到了长沙,

  他拄着木棍,捧着咸菜坛子,

  此时的他已是蓬头垢面,

  胸膛也被坛子烙上两道血印,

  当他到了西南临时大学门口时,

  人们都以为他是个乞丐,

  他急切地说要找梅贻琦校长,

  却没有人肯理睬他,

  当时梅贻琦正外出送客,

  他看到后猛扑过去,

  沙哑地喊了一声:“梅校长”。

  梅贻琦先是一惊,接着仔细一看,

  发现这破衣烂履的乞丐竟是赵忠尧时,

  梅贻琦的泪水夺眶而出……


来源:西陆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