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旧事消息:武汉大学教授黄钊逝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 ...

2022-5-18 17:59| 发布者: Apolo| 查看: 726| 评论: 0|来自: 搜狐网

摘要:   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发布的《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奠基者,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钊先生,因 ...

  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发布的《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奠基者,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5月8日14时4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4岁。

  黄钊先生出生于1939年,籍贯湖北黄梅。1961年9月至1966年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大学毕业后,黄钊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远赴祖国边陲云南,先后执教于云南省东川市第二中学、中共东川市委党校,并于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3月,调入湘潭大学哲学系任教。1987年12月回到母校,在武汉大学政教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黄钊先生1989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6月晋升教授,1997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其中,1992年12月至1996年5月任武汉大学原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兼政教系主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黄钊先生年近半百转入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他顺应学科发展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对接起来,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方向,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积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任务,在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黄钊先生胸怀高远的学术志向,视学术为生命。数十年来,无论是治史立说,还是治学立论;无论是论文撰写,还是著书立言,黄钊先生都虚怀向道、勤勉探求,数十年来,从参悟先秦原典入手,进而浸润儒、墨、道、法要籍,深研八部子书,立言数百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学术理路和个性鲜明的学术品质。《帛书‹老子>校注析》芟刈草莱,独辟蹊径,广猎博采,被誉为“综核诸家传本,较论异同得失,扬榷古今,慎重裁断”之力作;《道家思想史纲》则史料翔实,网罗面广,评析精当,实具拓荒补白之功;《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深掘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是“一部唤醒道德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著”;《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下),历经“花甲”到“古稀”,架起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德育史研究“思想之桥”,成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领域“镇山之石”。此外,黄钊先生还著有《三德教育论纲》《中国道德文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纲》《国学与儒道释文化发微》《思想文化建设》等十余部论著,无一不是论史结合,古今贯通,求是导正,继往开来的心血之作,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钊先生2022年3月出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在逝世前仍以老骥伏枥之志,笔耕不辍,抱病坚持写作,基本完成了重新校注《庄子》的著作书稿,终因病魔无情,竟而成为学术绝笔。

  “黄钊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著作等身,贡献甚大。”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郭齐勇追忆文章提到,黄老师的成名作《帛书老子校注析》所以为学界所看重,因为书以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参校汉代以来多种《老子》文本,作了系统的校订、注释、评析。其突出特点,是对帛书的文献价值作了客观而公允的评价,面对当时学界出现“唯帛是从”之风,黄老师既肯定它对校正今本《老子》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也指出其自身的缺陷。他的整理,坚持《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篇序,且参阅今本,对全文予以分章,显示出与各种校注帛书本不同的风格,特别是在纠正帛书的缺失方面,用力甚勤,足见黄老师治学谨严,绝不随波逐流。业师萧萐父先生高度赞扬该书“综覈诸家传本,较论异同得失,扬搉古今,慎重裁断”。这一力作奠定了黄老师在中哲史学界的学术地位。

  郭齐勇评价道,黄钊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建构起“中国德育思想史”。把“德育”作为专题来研究,全面系统地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德育思想史”建构出来,是黄老师了不起的创建。

  链接: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研究的奠基者——特色与风范:我视角中的黄钊教授

  2021-05-19 10:20张武

  黄钊教授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资深教授、著名学者。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研究,在儒道释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与当代德育建设研究方面,造谐颇深,开拓创新、笔耕不辍、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其所著的《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下)、《道家思想史纲》、《帛书〈老子〉校注析》、《国学与儒道释文化发微》、《思想文化建设综论》、《儒家德育学说论纲》、《中国道德文化》、《三德教育论纲》等,在学界和社会各界获得高度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有些著述则成为有关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学术成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为推进思想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持。黄钊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殚精竭虑,不仅贡献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而且在其艰巨的研究历程中,形成了其鲜明的治学特色和学者风范。

  我和黄钊教授相识缘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我国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科学事业也进入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1984年5月30日至6月5日,由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社科院哲学所、省哲学史学会发起和主办的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在东湖宾馆隆重举行。会议选用和交流了130多篇代表性论文和十多部论著,展示了建国以来周易研究的新成果、新发展、新方法等。会后,由唐明邦、罗炽、萧汉明和我共同主编了会议文选《周易纵横录》,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作为此次讨论会的主要筹办者和新时期“易学热”的推动者和学者之一,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心血和贡献,也结识了张岱年、张立文、刘大钧等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黄钊先生也在其列。他提交会议的“论《老子》哲学同《易》的血缘关系”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被选入了《周易纵横录》。自此,黄钊先生在我的视角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从1987年他从湖南湘谭大学调入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后,由于我们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共同相向之处,能经常在一起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因而成为交往甚密的学界朋友。在数十年的交往中,我深深领略到黄钊教授具有的闪光的治学特色和学者风范。

  垦荒求索、严谨求是、贯通古今、立德立言,这是黄钊教授闪亮鲜明的治学特色和风范。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学说的研究,是其从中国哲学史教学转换而成的开创性学术研究领域。他毕十余年之功,呕心沥血,完成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的研究和著述。这部煌煌巨著,上下两卷,长达138万字,是我国德育学科建设和德育史研究中具有开创新路、填补空白的重大成果。在艰难困苦的学术研究历程中,黄钊教授始终坚持其古今贯通、“吃透两头”的治学精神,在古今两头上狠下功夫。正如他自已所说所做,一是吃透古代,即要系统梳理、发掘、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的德育思想和学说成果,吃透留存至今的思想资料的内涵价值。二是吃透当代,即要紧扣和把握时代气息,与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相观照,正确把握和熟知当代德育教育的宗旨、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为了坚持和实现这“两头”,他夜以继日、奋力拼搏,经历了从“花甲”到“古稀”的年龄演进和“十年面璧”的岁月考验,终于完成了这部宏篇巨制的中国德育史论专著。这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对于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德育活动的历史规律,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推进当代德育实践,无疑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同时,这部书稿的撰著过程也鲜明地展示了黄钊教授上下求索、砥砺奋进的治学精神和“甘作孺子牛,躬耕未敢辞”(黄钊诗句)的高尚风范。

  独辟蹊径、拓荒补白、沿流溯源、借古导今,这是黄钊教授显著突出的治学特色和风范。他在道家思想和《老子》的研究中,其彰显的这种特色和风范尤为突出。《老子》一书是我国古典哲学的巅峰之作,其辩证法思想对古代辩证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黄钊先生从《易》入手,深入考察了《易经》与《老子》的血缘关系,阐明了《老子》中关于变易的观念、矛盾的观念、转化的观念、柔弱胜刚强的观念等等,差不多都可以在《易》中找到朴素辩证法的胚胎和萌芽。黄钊用新的视角,不仅论述了周易是古代哲学发展的思想之源,而且通过《老子》对《易》的继承和再创造,深入考察了两者关系,揭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思维进程和规律,充分肯定了《老子》的历史地位。这对于我们认识从《易》到《老子》,即由宗教神学到古代哲学的飞跃,提供了新的髙度。其后,他潜心稽考,完成了《帛书〈老子〉校注析》专著,受到学术界较好反响和好评。特别是1991年出版的由他主编、哲学史大家张岱年先生题名的《道家思想史纲》新著,结合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道家思想的源流衍变进行了系统论述,对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文化功能作了全面评析,成为打破长期以来学术界“儒热道冷”的文化格局和传统偏见的力作,拓荒补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意义。正如唐明邦先生所评价:《史纲》集中反映了近年来道家研究的新成果,对道家思想发生、发展的规律第一次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总结,剖析了道家思想发展的历史道路及其特殊表现,是一部史论结合、古今贯通的力作。所有这些,也正是黄钊先生治学特色和学者风范的突出展现。

  视野宏广、纵横捭阖、博学勤思、求是导正,这是黄钊教授熠熠生辉的重要治学特色和学者风范。无论是治史立说,还是治学立论;无论是论文撰写,还是著述立言,他注重历史与现实、古代与当代、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关注现实、立足当代,适应社会需要,站在德育研究和思想文化建设研究的学术高地上,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黄钊教授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操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科学体系,不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我们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黄钊教授在这方面坚持不懈努力,做了许多奉献。他认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进步赋于的光荣使命,是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自身再优化的需要,是弘扬“与时俱进”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他对传统德育学说的研究,包括对儒道释思想史的探索,不拘泥于传统书斋式研究,敢于和善于跳出经院式研究的桎梏,坚持古今融通、史论结合,揭示研究对象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彰显成果的深度和高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服务,推动理论和文化创新。在《国学与儒道释文化发微》著作第六编关于“道家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探讨”中,他从道家学术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道家的生态理念、道家的和谐理念方面揭示了道家的现代价值和理论贡献。在“论中华儒家的政治理念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现实价值”一文中,对儒家倡导的“民惟邦本”、“天下为公”、“举贤任能”、“精忠报国”等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的演变发展,结合当代实际作了深入诠释,阐明了这些理念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在德育史研究方面,不仅深入发掘、梳理、总结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不同思想家的德育思想,而且系统阐明了这些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活动规律。尤为重要的是结合当代德育研究和实践,系统地进行了理论阐发,为德育传承、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和发展资源。

  我和黄钊教授等专家学者为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共同发起和创建了“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炎黄儒学研究会”、“湖北省孔子问津文化发展促进会”等学会团体。在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期间,我们十分重视学会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导向。每每举办的年会和研讨会,黄钊教授总是在其主题学术演讲中,反复强调和引导要把握住对传统历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持。我们共同努力,为学会建设和健康发展,为我省的社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黄钊教授为人师表、严于律已、坦诚待人、敬业乐群。在教学岗位上数十年,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著书立说,而且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他在教学岗位上勤奋耕耘、甘于奉献,历任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被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是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奠基者之一,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数十名,为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院和他的培育下,涌现出了沈壮海、佘双好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驰骋在社会科学领域,推动着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作小诗一首,赠予黄钊教授,权当共勉之:回眸岁月春秋/几经风雨同舟/往事历历/切磋学术穷皓首/相交相知数十载/情谊深厚/恰似桃花潭水稠/笑度余生/垦荒开拓求索拼博/天长地久。

  (作者张武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巡视员、研究员)

  旧事视频: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逝世,享年105岁


来源:搜狐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