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必看!俄乌血战3个月,带给解放军10大启示

2022-5-17 16:06| 发布者: sofiaena| 查看: 1083| 评论: 0|来自: 西陆网

摘要:   经过将近80天的惨烈撕杀,俄乌战争开始出现了新的走向,随着西方重型武器装备的大量到货,乌军的装备现代化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欧洲制造的炮兵和反炮兵雷达设备,美国提供的无人机和制导炮弹,都 ...

  经过将近80天的惨烈撕杀,俄乌战争开始出现了新的走向,随着西方重型武器装备的大量到货,乌军的装备现代化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欧洲制造的炮兵和反炮兵雷达设备,美国提供的无人机和制导炮弹,都让乌军在双方的炮战当中,有了更多的底牌。

  这样一场21世纪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撕杀,也给观战的各国观察家们提供了对现代化战争的最新理解。

  在往期的推送当中,我们曾经连续分析过这场俄乌战争对我军将来可能进行的“祖国统一战争”的启示。而在更广的范围上,这场俄乌战争,也对各国未来的新军事变革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向。

  本期推送,军武菌我就和大家来谈谈这场俄乌战争对解放军未来发展的启示。毕竟除了将来的祖国统一行动以外,解放军要面对的潜在之敌还有很多,其中并不乏一些“体量巨大但同时战略头脑又比较简单”的选手,比如说,喜马拉雅山南面的,那个让“毛主席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来打我们”的邻居,在将来与之发生武装冲突的时候,本次战争的很多经验教训还是用的上的。

  研发并列装高效的廉价反小型无人机设备,势在必行

  从这场战争的实际反馈来看,在现阶段廉价无人机带来的进攻优势,是大大多于防守的。对于一线的野战部队来说,小型的廉价民用无人机,是非常难以发现和对付的存在。

  体积小,速度慢,使得这些无人机难以被发现,红外信号和雷达反射面积小,则让这些无人机难以使用传统的防空手段进行打击,在俄乌战场上,甚至出现了一架乌军小型无人机,连续躲掉了多枚俄军便携式防空弹打击的案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乌军水平有多高,而单纯的是因为廉价无人机红外信号太小,传统设计的用来对付武装直升机的防空弹很难抓住,一下子就错过了。

  而造价低廉的特点,则让传统防空手段的性价比,变得极其低下,“毒刺单兵防空导弹”一发大概要12万美元,而带红外侦察、激光测距、智能测绘、航路规划功能的大疆无人机(可以临时充当高性能便携式侦察机),只要几万人民币就能买一架。

  稍微降低一点性能要求,几千人民币的无人机一样能完成基本的侦察任务。就算是单兵防空导弹百发百中,敌人也会亏死。

  更进一步,廉价的无人机即使一次出击就损失掉,那对于进攻方而言,也是值得的,哪里的无人机损失的多了,自然就说明防守方在哪里有部队部署了,这种成本完全可以接受。

  针对这种情况,类似激光武器一类的新概念武器,或许会更加合适,以往的激光武器,在对付有人驾驶战机等传统空中威胁时,面临的一大困难是:功率小了,在短时间内烧不穿敌军空中目标的外壳,而功率大了,体积也就上去了,无法装进战车或卡车里跟上机动部队的脚步。

  而如果把技战术指标都放低到对付廉价“大疆”一类的无人机的水平上,或许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了,毕竟在低空烧穿慢速飞行的塑料壳子的难度,比在中高空烧穿高速飞行的金属蒙皮的难度小多了。其单次发射的成本,也远远小于传统高炮和导弹,体积应该也会随之缩小很多。

  解放军在激光武器方面,一直有不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在这次俄乌战争之后,不妨再进一步,列装几款野战激光防空系统试试看。

  炮兵仍旧是战争之神,但老式火炮需要尽早淘汰

  在战争进行到21世纪的今天,“炮兵”仍旧通过强悍的战场表现,证明了自己“战争之神”的地位。

  在俄乌之战当中,受地形地物限制,以及双方反装甲火力都比较强大的因素影响,炮兵不约而同的成为了双方杀伤力量的主力选手。

  迄今为止,双方被毁的大多数装甲车辆和高技术装备,并不是死于高精尖的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而是单纯的被炮火覆盖砸死的。一门老式的大口径火炮,只要能打中,一炮照样废掉最现代化的尖端坦克。

  在与乌军的炮战当中,由于一些炮兵单位的装备还比较落后,甚至有很多老式牵引炮还在服役,这使得俄罗斯炮兵部队在很多次较量当中,落入了下风。

  多段战场视频显示,很多俄罗斯炮兵单位的射击阵地,由于展开以及转移的步骤比较繁琐,惨遭乌军炮兵火力覆盖……而俄军理论上可以快速定位和搜索乌军炮兵阵地的反炮兵雷达等设备,尽管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比较不理想的,否则的话,时至今日,乌军炮兵也不会还能持续不断的频繁发布精准打击俄军阵地的战果了。

  同样拥有“大炮兵主义”传统的解放军陆军,虽然在炮兵的数字化方面已经远远优于俄罗斯的同行了。

  在2015年的国际军事比赛的“炮兵大师”项目中。由于比赛规定只能使用现役的陆军装备,俄方还在使用传统的120mm迫击炮,但在我军装备序列中,传统120mm迫击炮早已退出现役,我军只好派出了PLL-05型120mm自行迫榴炮。

  因此比赛中,其他国家队伍还在从卡车上卸迫击炮时,我方参赛士兵开着自行迫榴炮,从抵达场地,到开炮,再到撤离,一气呵成.......成绩直接碾压了所有队伍。

  但是,我军目前也仍有一些过时的压制火力,对于那些已经明显不适应战争形态的火炮,比如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展开、撤收的老式牵引炮,撤装更新的脚步,不妨再快一点。

  制导炮弹是个好东西,虽然贵,但很值

  与本次俄乌战争的炮战相辅相成的一类关键武器,就是制导炮弹了。在战争的各个阶段里,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制导炮弹,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战争初期对俄军的迟滞作战当中,光是乌军自产的制导炮弹,就让屯兵基辅北面的俄军集群吃了很大的苦头。

  而在顿巴斯炮战当中,俄军使用的“红土地制导炮弹”也成为了精准拔除乌军火力点的有力武器。

  在以往的炮战当中,想打中一个目标往往需要很多门火炮集中覆盖射击才可以,而在制导炮弹和数字化指挥终端出现之后,拔除敌人战线后方的一个目标,只需要一门炮,一发炮弹就能解决了。

  与制导炮弹相伴的是该类炮弹的高造价,一发美制M982“神剑”制导炮弹的价格高达十万美元以上,相比于普通杀爆榴弹2-3万人民币的造价,确实昂贵了许多。但是,这种炮弹在现代战争当中带来的收益其实已经高于造价了。

  一发精准制导的大口径炮弹,只要打中敌人高价值目标的顶盖,比如造价几百万美元一辆的坦克或高级步兵战车,或是防空战车,那么就一定是一击必杀,这样的价格交换完全合适。

  并且,制导炮弹可以使得本方炮兵的开火次数大大减少,从而避免昂贵的炮兵连或炮兵营以及宝贵的优质操炮人员,在敌人的炮火反击当中被整个端掉,敌人在定位单炮射击位置时的难度,也显著高于定位一个炮兵群。

  虽然炮弹成了“金币弹”,但在计算整体收益的时候,却绝对是“花了小钱,办了大事”。此类神器,十分值得大力列装,该用时一定要舍得用。

  “防弹衣是士兵皮肤”的观念要深入基层

  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虽然俄乌双方真正投入的现代化兵器的数量和质量,并不如他们的欧美同行在其他高技术局部战争当中的投入水准。

  但是,双方的火力程度和火力水平却都达到了现代战争的门槛,双方都有能力让对方的普通战士尝到现代化火力的滋味。以往局部战争里那种,单方面高科技吊打另一边的情况,彻底消失了。

  面对几乎相同的现代火力威胁,双方的士兵都在战争当中竭尽一切所能,将防弹衣这层并不舒适的现代铠甲变成了自己的第二层皮肤。

  俄军自不必说了,连续多年的实战让他们早已养成了身着防弹衣的习惯,而乌军在大量的西方援助到货之后,也第一时间就让自己的士兵都尽可能的穿上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单兵装具。

  并且广泛的发动民间力量,为前线捐赠或自制防弹装具与防弹插板。在这次俄乌战争当中,带有硬质插板的防弹衣不负众望,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作为一种以抵御外来伤害为最终目的军用产品,防弹衣的穿着体验,不管怎么进行人性化改进,都不会好到哪去。

  着防弹衣时的据枪动作也好,战术动作也好,和不穿防弹衣时是具有相当差别的,比如400米障碍中的矮墙,平时轻装可以轻松翻过去,如果穿上防弹衣就没那么好翻了。

  作为一支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的军队,解放军的很多部队现在虽然也已经广泛的在训练中有了着防弹衣训练的意识。但是还有一些部队做得不是很如人意,这方面的意识,不妨加快向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军队看齐,毕竟,随着目前世界上各种矛盾关系与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能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迎来一场不大不小的武装冲突。

  急救包等小件要尽可能人性化,与时俱进

  在这次俄乌战争当中,俄国身处前线的一位战地记者,发布了一张俄乌两军急救包的对比图,该对比照片一经发布,就令许多俄国的官兵和家属十分的感慨。

  和俄乌两国的体量正好相反的是,俄军发给普通士兵的急救包,在质量上还远远比不上乌军的,乌军的急救包里可以说“什么都有”是世界一流的,而俄军的急救包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冷战时期,可以说严重落后时代了。

  对于两军急救包水平的“倒挂”现象,也有观点认为,这对俄罗斯不公平,因为乌军的这种装备都是北约给的,并不能代表乌克兰自身的实力强。

  对此军武菌我的观点是:这个对比的重点不是乌克兰有多强,而是俄军为什么不及时改进自己的单兵急救包?以至于开战了普通士兵还在用几十年前的老土产品。

  美国曾总结近几十年的战争中,主要导致美军士兵死亡的方式为:四肢出血,连接处出血(四肢与躯干连接处),不可摁压出血(如腹部枪伤),张力性气胸,气道问题。

  而四肢出血是在战斗中最容易救治的可致命伤,因此美军大力发展了单兵止血带和其他止血材料,拯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例如一个CAT止血带,成本价可能不超过10元人民币,但是在面临士兵胳膊被打中甚至炸断的情况下,可以单手使用,止血效果和速度远远高于纱布三角巾。

  军费再怎么紧张,这笔钱是无论如何不能节省的,即使你给普通士兵公发的急救包没有北约一线强国的水平,但是至少也不能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上原地踏步吧……急救包再贵,肯定也贵不过抚恤金吧……

  作为一个现代制造业大国,我国在急救设备的制造水平上,已经比较完善了,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现代单兵急救设备。这些设备相对于我军现在的军费而言,也算不上昂贵,只要我军密切跟踪现代战场的最新相关动态,并大量的在训练中将最新的急救设备广泛对普通战士进行培训,那么就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单兵夜视设备很重要

  在本次俄乌战争当中,俄军与乌军双方的特种部队,都大肆利用自己的夜视设备优势,频繁的对对方军队中缺乏夜视设备的“普通部队”(软柿子)出击,吊打对方的普通部队。

  在这种形式的战争当中,夜视设备“有和没有”的差别太大了,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夜视设备占优的一方,完全可以摁着没有的一方单方面的杀戮。现代化设备加持下残酷的夜战形式,也在提醒我们,中国军队仍然要在这一领域里继续耕耘,除了不断地增发,研发新的夜视设备之外,更要在日常训练中舍得用。让每一个基层士兵都熟悉现代夜战设备的性能及战法。

  直升机的反制干扰设备极为重要

  本次俄军虽然整体上的表现有很多地方,并不如人意,但是在很多方面也还是有亮点的,俄军在战争开始阶段,靠空中突击部队奇袭安东诺夫机场的行动,单就空突部队的突击行动本身而言,组织的还是比较好的(至于后来其他军种的配合不利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能让俄军空中突击部队完成这次勇猛奔袭的重要因素,就是俄军许多军用直升机上加装的各种干扰与反制设备。

  这些干扰设备让乌军士兵密集发射的许多单兵防空导弹都化作了“大号的烟花”,甚至于出现了一架俄军直升机连续躲掉10枚以上的单兵防空导弹的案例。尽管在突击行动当中,俄军也折损了一些直升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干扰对抗设备的普遍加装,恐怕俄军的空中部队在突击的半路当中,就会被乌军的“毒刺海”歼灭个七七八八了。

  和俄军一样,在未来的战争当中,解放军也一样很大可能用到大规模直升机群进行空中突击的场景。在这些任务当中,即使是普通的运输直升机也一样需要大量加装的专业电子及光电对抗设备,才能有效地对抗地面单兵手中的肩扛式防空导弹。截止目前为止,解放军陆航部队还有相当数量的直升机,在相关方面存在短板。参考本次俄乌战争的具体经验,对这些直升机尽快进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对自己军队的力量界限,要有清晰的认识

  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不管它拥有多少先进的装备,多少能征善战的将士,它也一定有自己力量投射的边界,一旦超过了这个边界,再强大的军队也是“强弩之末,难穿鲁缟”。在本次俄乌战争的第一阶段里,俄军部分部队进行了深入乌克兰国土的大穿插,起初,这样的穿插确实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一度让世人以为那支威震欧洲的“钢铁洪流”又回来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迅猛穿插而来的俄军,又不得不原路退了回去。

  虽然后来俄军自己的解释是“只是牵制性的行动”,但是,这种解释基本上没能得到世界军事观察家们的认可。毕竟战争初期执行穿插任务的俄军精锐部队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并没有能搅乱整个乌东地区的乌军防御,到了战争第二阶段,俄军还是要一点点的硬啃乌军的防御阵地……一句话总结就是“奇兵并没有发挥出奇效来”……


来源:西陆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