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毛泽东的十五个春节,感动中国的历史足迹(下)|往事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毛泽东的十五个春节,感动中国的历史足迹(下)|往事

2022-2-2 17:59| 发布者: WOKEYI| 查看: 1541| 评论: 0|来自: 腾讯网

摘要: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  毛泽东主席总是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与普通百姓共度春节,  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下面就是从有关媒体  撷取毛泽东一生中十五 ...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

  毛泽东主席总是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与普通百姓共度春节,

  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下面就是从有关媒体

  撷取毛泽东一生中十五个春节的活动,

  以展示一代伟人毛泽东

  感动中国的历史足迹。

  08

  1952年春节,一个孩子认出了毛主席

  这年春节毛泽东是在武汉度过的。1952年毛泽东去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他这时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到群众中去了,安全部门一再坚持,他不得不妥协,带着口罩到人民群众中。那时群众见到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天天处处都可见到毛泽东肖像。

  正是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竟然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毛泽东,孩子惊喜地叫喊:“毛主席!毛主席!”人群立刻像潮水般涌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

  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卫士们在里面围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动荡。到处都是人,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大家保护毛泽东登船。

  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罗瑞卿和杨奇清后来向政治局做了检查,说安全保卫没搞好。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稍稍带了一丝感叹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

  毛泽东在武汉蛇山和小贩交谈

  09

  1957年春节,与党外人士一起吃碗肉末挂面

  除了外出和慰问,忙于开会也是毛泽东过春节的一大特色。1957年大年初一早上8时,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座谈会,40余位党外人士参加。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笑着对大家说:“今天过年,临时决定把各位请来开会,主要谈矛盾问题。可能大家还都没有吃早饭吧,这样,先吃碗肉末挂面, 填饱肚子再开会。”

  这些被邀请到会的人怎么也没想到,毛泽东会用如此简便省事、饭菜合一的面条来招待他们。与其说是来开会,不如说是来参加新年团拜。40多人的一顿早餐,用时仅10分钟就解决了,很契合毛泽东提倡的反铺张、反浪费原则。

  10

  1960年春节,将警卫战士请到家里一起过年

  毛泽东与普通人一样,有着浓重的“过年情结”。1960年,新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那一年,刚好警卫战士李连成将要离开毛泽东警卫连,去学校念书补习文化。毕竟在毛泽东身边干了10年,李连成有些不舍,毛泽东也同样舍不得这位小战士的离开。大年三十的前夜,毛泽东记起了李连成的事,便让秘书打电话,说让李连成明天回中南海来,大家一起吃个年饭,热闹一点。

  第二天,毛泽东的一家子都聚齐了,李连成也回到了中南海毛泽东的家。见李连成有些拘束,毛泽东说:“大家一起过年嘛。中南海,我毛泽东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嘛。”这一个团圆饭,是毛泽东一大家子与李连成这样一个普通战士一块吃的。毛泽东慈父般对警卫战士的关爱,温暖了李连成一辈子的心。

  ^

  1963年春,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在一起

  11

  1962年春节,宴请末代皇帝溥仪

  1962年新春佳节,毛泽东私人宴请末代皇帝溥仪,特请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季范四位名流乡友作陪。家宴设在颐年堂。当时国家正值困难时期,一切从简。虽说是家宴,桌面上只有几碟湘味儿的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和大米饭加馒头,喝的是葡萄酒。

  毛泽东边吃边对溥仪说:“我们湖南人最喜欢吃辣椒,叫作‘没有辣椒不吃饭’,所以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椒味哩。”说着,他夹起青辣椒炒苦瓜,置于溥仪位前的小碟内,见他吃进嘴里,笑着问他:“味道怎么样啊?还不错吧!”溥仪早已辣出一脸热汗,忙不迭地说:“不错,不错。”

  毛泽东打趣说:“看来你这北方人,身上也有辣味哩!”他指了指仇鳌和程潜,继续对溥仪说道:“他们的辣味最重,不安分守己地当你的良民,起来造你的反,辛亥革命一闹,就把你这个皇帝老子撵下来了,是不是?”

  毛泽东妙语连珠,在座诸位无不捧腹,溥仪笑得前仰后合。毛泽东听说溥仪在抚顺时已离婚,于是关切地问:“你还没有结婚吧?”溥仪答道:“还没有呢。”毛泽东说:“可以再结婚嘛!不过,你的婚姻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说到这里,他看着溥仪,接着说:“要找一个合适的,因为这是后半生的事,要成立一个家。”溥仪点点头:“主席言之有理。”

  12

  1964年春节,将自己稿费赠送溥仪以修缮住房

  1964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下午,毛泽东亲自主持春节座谈会,党中央有关领导及党外人士章士钊等人在场。会上,毛泽东对与会者说:“对宣统,你们要好好团结他。他和光绪皇帝都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做过他们的老百姓。”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听说溥仪生活不太好,每月薪水只有180多元,怕是太少了吧?”毛泽东扭头对坐在右侧的章士钊继续说:“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人家是皇帝嘛!”章士钊说:“宣统的叔叔载涛的生活也有困难。”

  春节座谈会刚结束,毛泽东立即从个人稿费中拨出两笔款项,请章士钊分别送到西城东观音寺胡同溥仪家中和东城宽街西扬威胡同载涛家中。溥仪感动至极,表示盛情可领,钱不能收,因为《我的前半生》刚刚出版,也将有一笔稿酬收入,生活并不困难。经过章士钊一再劝收,只好留下了。当时,溥仪激动万分,当即口占一诗:“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载涛接到毛泽东赠送的修房款后,激动得泣不成声,提笔疾书,给毛泽东写下谢函。

  ^

  毛泽东与溥仪

  13

  1963年春节,向章士钊“还债”,从此连续十年“还债”

  1963年初,毛泽东向他的“英语教师”章含之说:“我还欠了你父亲一笔债没还呢。”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接着,毛泽东说明了事情的来历。

  原来,早在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当时在上海的毛泽东只好向老乡章士钊告急。章士钊当即在上海工商界筹集了两万银圆,全部交给毛泽东。随后,毛泽东将此巨款一部分给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志,一部分带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此后,毛泽东和章士钊一直没有中断联系。

  ^

  毛泽东与章士钊(左一)

  这次,毛泽东要章含之转告她父亲:“从今年春节开始,要还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两千元。十年还完。”章含之回到家里把这事说了一遍。章士钊听完,说:“确有此事,主席竟还记得。”可是,他们父女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几天之后,毛泽东派秘书果然送来了两千元,并说,主席安排今后每年春节送上两千元。

  对于此事,章士钊嘱咐章含之说:“告诉主席,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圆是募集来的,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章含之将父亲说的话转告给毛泽东。毛泽东笑着说:“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章士钊,字行严)一点生活补助。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的呢?”

  从1963年春节起,毛泽东每逢春节初二这天,总是派秘书给章士钊送去两千元,直到1972年送满两万元。到了1973年春节,毛泽东又认真地向章含之提出:“从今年开始还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14

  1975年,为了让长沙的服务员好好过年,坚持回北京过春节

  1975年的春节,来得有些迟。进入2月,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养病时所住的九所六号楼后山上,树枝儿已经绽出小绿蕾了。服务员们兴奋地将这些春的消息告诉毛泽东,并留毛泽东一定要在长沙过年。

  其时,毛泽东的病已经很重了。但他还是微笑着对向他报春消息的服务员们表示感谢。不过,他心里的主意已经定下来了,离开这儿,回北京去,让大家过一个好年。当工作人员知道毛泽东的这个想法后,都再三挽留。毛泽东还是坚持要走。2月3日,毛泽东结束了在湖南休养了114天的生活,乘专列离开长沙,取道南昌、杭州和上海,并于2月6日返回北京。2月11日在北京过春节。

  毛泽东临走时对大家说:“在这里住了这么久,辛苦大家了。已经住了一百多天了,客散主人安。我走了以后,你们也好好过一个春节吧!”毛泽东体贴他人的话,让在场的服务员们都泪光闪闪。不过,毛泽东还是承诺:“今年冬天再回来吧。”但是,1975年的冬天毛泽东没有回来,毛泽东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在北京度过的。

  ^

  晚年毛泽东

  15

  1976年1月31日,毛泽东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

  1976年的春节,无论是气温还是现实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这个除夕之夜,毛泽东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晚的年夜饭是工作人员一勺一勺喂的,此时的毛泽东吞咽已十分困难。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吃了年夜饭后,工作人员把毛泽东搀扶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着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听着远处的鞭炮声,说:“放点爆竹吧!”他顿了一下又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了”。

  就这样,这些工作人员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毛泽东听着这爆竹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爆竹是毛泽东为身边的这些工作人员放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仍然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去除旧迎新。这一天,毛泽东只是坐着,几乎没有做任何其他的事……

  - END -

  责编 丨 齐风

  美编 丨 黎珊

  初审 丨 叶筱

  复审 丨 楚文

  转载请注明:“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 想要投稿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往日文章推荐:

  宋朝的京官为何多是“租房一族”

  染黑牙、剃眉毛,古代日本的奇葩审美是如何形成的

  古人看到的UFO是啥样


来源:腾讯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