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奇迹”可以复制吗?

2012-8-13 10:47| 发布者: marina11| 查看: 718|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深圳特区报

阿根廷“奇迹”可以复制吗?


阿根廷农牧业发达,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的美誉。

媒体评论称,阿根廷“十年欠债”一朝还清标志着这个南美国家终于摆脱了2002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开始逐渐从“债台高筑”的境况中走出。图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曾建议欧洲应仔细研究阿根廷的债务危机处理经验。

阿根廷10年前发生危机的根源十分复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阿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将本国货币比索和美元1∶1挂钩。

阿根廷是探戈的发源地,大街小巷的露天咖啡馆、广场等地方有许多探戈舞者进行现场表演。

2002年新年伊始,世界上的两种货币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欧洲,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喜形于色,对前景充满希望;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大规模的骚乱和激烈的政局动荡迫使政府让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脱钩,国内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急剧下降,经济陷入混乱。

不过,阿根廷后来经历了浴火重生,经济触底反弹,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堪称“奇迹”,令世人刮目相看。最近,阿根廷又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当地时间8月3 日,阿根廷偿还了10年前金融危机时发行的“博登债券2012”的最后一笔欠款。媒体评论称,这标志着这个南美国家终于摆脱了2002年金融危机的“后遗 症”,开始逐渐从“债台高筑”的境况中走出。更有媒体称,这笔债务的终结,是阿根廷重新获得“经济独立”的开始。

现今,欧元区因债务危机而焦头烂额,所面临的状况与阿根廷10年前的境况颇有几分相似。阿根廷的“奇迹”可以复制吗?身处欧债危机中心的希腊能否仿效阿根廷?

A

“我们终于告别了一个历史时代”

“我们终于告别了一个历史时代。”2012年8月2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股票交易所创立158周年纪念活动上如此说。克里斯蒂娜宣 布,次日阿根廷政府将按期偿还最后一笔到期的“博登”美元公债,连本带息共计21.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

200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阿政府采取金融管制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储户本外币银行存款。2002年,管制措施逐渐解冻,政府归还部分冻结的储户 存款,其余部分可选择转换为国家美元债券或比索债券,期限十年。“博登”美元公债就是该项债务重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克里斯蒂娜说,政府采取的“去债务化”政策是成功的,2002年国家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高达166%,目前降至41.8%。随着2012年“博登”美元公债到期偿付后,外债占比从2002年的92%降至现在的8.4%,更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借钱还钱”。

阿根廷经济部长罗伦西诺对媒体表示,“博登”公债最后一期的偿还意味着“阿根廷走出了历史上最黑暗的阶段”。媒体评论称,这标志着这个南美国家终于摆脱了 2002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开始逐渐从“债台高筑”的境况中走出。更有媒体称,这笔债务的终结,是阿根廷重新获得“经济独立”的开始。不过,也有批 评人士认为,阿根廷政府为获得“经济独立”地位,实际把债务负担转嫁到国民身上,一些强行实施的政策可能影响未来经济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博登”公债偿还后,在未来两年内阿根廷政府的债务压力将大大减少:2013年到期的美金债券将只有46亿美元,比今年减少约三分之一,而 这个数字到2014年则将进一步降低至24亿美元。但到2015年,82亿美元的到期债券将再度给阿根廷政府带来不少挑战。

B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

阿根廷是南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体,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3600多万。19世纪末,阿根廷经济的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至 20世纪初,阿根廷不仅以优美的探戈舞姿和剽悍的高乔牛仔闻名于世,而且还因富庶享誉全球。当时,阿根廷因大量出口粮食和牛肉而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 库”,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被视为“南美洲的巴黎”。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常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1900年,阿根廷 的人均GDP分别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半,是日本的1倍,略高于芬兰和挪威,略低于意大利和瑞典。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高 于法国的3485美元和德国的3648美元。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领先于日本,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大致相当。

然而,一个世纪以后,阿根廷的人均GDP远不如上述国家。不仅如此,在人类告别2001年之际,阿根廷还陷入深重的危机:出现在全球电视画面上的是马背上 的警察、催泪弹释放的烟雾、抗议者的呼叫和被抢商店店主的哭喊。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短短的半个月内,阿根廷居然换了5位总统,其中1位总统甚至公开宣布, 阿根廷无力偿付1500多亿美元的外债。阿根廷因而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倒账国”。

2002年1月,面对不断飙升的融资成本和IMF苛刻的救助条件,阿根廷宣布放弃实行11年的比索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比索随即大幅贬值,短短3个月内的贬值幅度就达到75%。阿根廷经济一度陷入混乱,当年大幅衰退10.9%。

C

阿根廷经验值得借鉴

不过,阿根廷经济后来浴火重生,很快便触底反弹。在付出沉重代价后,阿根廷经济得到重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恢复竞争力,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阿根 廷政府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推动产品出口结构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加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外贸连续多年保持顺差。2010年阿根廷GDP同比增速 达9.2%,堪比“亚洲速度”。2011年,阿根廷虽然面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以及邻国巴西经济增势不旺的多重影响,但前三季度GDP同 比增速仍分别达到9.9%、9.1%和9.3%。

阿根廷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过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正因为如此,阿根廷政府多次批评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为解决欧美金融危机开出的“药方”,认为简单地削减财政赤字只能恶化危机。所以阿根廷坚持认为首先应该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约束债务国的财政纪律, 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债务问题。

欧债危机爆发已近3年,虽然各方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危机依然在继续发酵蔓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就曾建议欧洲应仔细研究阿根廷的债务危机处理经验。不少人也将阿根廷在10年前应对金融危机及国家破产的做法视为今天希腊的出路。

有经济学家就指出,如果希腊效仿阿根廷当年的做法,恢复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拉低出口商品价格,充分开发得天独厚的旅游业,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

然而,希腊的问题似乎又非如此简单就能化解。阿根廷的确依靠出口迅速恢复了经济增长,但货币贬值并不是阿根廷的“救命稻草”。希腊要学阿根廷,恐怕得过经 济和政治这两道关。本币贬值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进口原材料及商品价格大幅攀升。与阿根廷截然不同的是,希腊经济过度依赖农业和旅游业,出口能力有限,靠 本币贬值、扩大出口来重整经济未必十分奏效。希腊也不是阿根廷,毕竟希腊已经是欧元区及欧盟的一员,要学阿根廷必须得先和欧洲伙伴“分手”,恢复“单 身”,这要比一直“单身”的阿根廷来得复杂。

对于希腊来说,退出欧元区将意味着被彻底边缘化,甚至连能否继续留在欧盟都存在法律上的疑问。对于欧洲伙伴来说,希腊虽是个“小块头”,但若退出却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剧西班牙等重债国的困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经济角度看,单一货币区的成员理应步调一致,掉队成员脱离似乎是合理的解决方案,但从政治角度看,欧元的设计者们当初并没有设计退出机制,在他们看来,欧元所代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十年前的阿根廷不应成为希腊退出的论据,很多经济学家误解了阿根廷。”阿根廷前经济部部长卡瓦略称。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