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毛主席点将粟裕解放台湾,此事却成粟裕最大遗憾:原先是有机会的 ...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毛主席点将粟裕解放台湾,此事却成粟裕最大遗憾:原先是有机会的 ...

2021-3-26 17:35| 发布者: | 查看: 33| 评论: 0|来自: 百家号

摘要: 图丨毛泽东和女儿李敏  前言  当锣鼓敲起,一场热热闹闹的戏曲开场了,而看戏的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就在众人都看得入迷时,一通长途电话搅乱了所有人的好兴致。  因为接完电话的蒋介 ...
图丨毛泽东和女儿李敏

  前言

  当锣鼓敲起,一场热热闹闹的戏曲开场了,而看戏的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就在众人都看得入迷时,一通长途电话搅乱了所有人的好兴致。

  因为接完电话的蒋介石带着儿子神色匆匆地离开了现场,陪同蒋氏父子看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些不知所措,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距离蒋介石父子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北平香山,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图丨蒋介石和蒋经国

  毛泽东刚刚和女儿李敏散完步,回到自己的住所双清别墅,由于前一晚刚刚忙了一个通宵,一回到双清别墅毛泽东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两个小时之后,毛泽东再一次把秘书叫来开始工作,接着又是一夜未眠。

  让蒋介石神色匆匆,让毛泽东通宵达旦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长江沿线一场大战正在发生。

  01 毛泽东叫停渡江战役

  那时,长江边上的渔民们听说解放军要渡过长江,继续追击国民党反动派,就积极地把自家渔船贡献出来。

图丨教授技能

  不仅如此,听说解放军战士里有不少人是北方人不谙水性,所以当地的这些百姓便化身为教练,教授战士们游泳还有划船的技能。

  不过正当战士们技能点满,整装待发准备渡江之时,接踵而至的密电却制止了这一切。

  这些密电来自于北平香山,一座曲径通幽的院落——双清别墅。

  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隐蔽性较好,还有慈善家熊希龄留下的院落和慈幼院,方便了中共中央办公和居住,毛泽东的住所便是熊希龄曾经的住所。

图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从进驻香山到搬离香山,共计181个日日夜夜,毛泽东在香山总共发出了202封电报和书信,他为解放全中国和筹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宵衣旰食呕心沥血。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日,毛泽东发给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刘伯承、粟裕的一封最高级别的电报,由此可见这封电报重要性。

  电报的内容是:“我们与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改变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毛泽东又给总前委发去了一封电报:“依谈判情况,我军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

图丨毛泽东

  推迟渡江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中共中央正在与南京国民党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谈判是在北平举行的,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朽,在全国人民的唾弃声中,蒋介石宣布下野回到老家浙江奉化,李宗仁成为代总统。

  李宗仁一上台就摆起了谋和平的面孔,还答应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惩办战犯、废除伪宪法、伪法统、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和谈。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共中央第一次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和谈了,抗日战争结束后,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到达重庆机场。

图丨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

  当时他们是受蒋介石的邀请,就抗战之后中国的未来发展建设大计来进行谈判,谈判尽管艰难,但仍然达成了一个有利于民主和平的协定“双十协定”。

  然而协定签订之后,蒋介石拒不执行“双十协定”的要求,并于一九四六年六月彻底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虽然有了重庆谈判这次前车之鉴,但中共中央为了和平大计,再次答应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和谈要求。

  因为1949年2月3日的北平,欢乐的人群后面是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北平古老的城门楼子,那是因为解放战争中北平没有经历战火,它是一座和平解放的城市。

图丨庆祝北平和平解放(油画)

  虽然国民党撕毁协定发动内战,但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放弃过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

  早在1948年6月,解放军对长春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突围无望、固守待歼”之际依然宣布起义。

  在曾泽生之后,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也不得不率部放下武器决定投降,长春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城市。

  在天津解放后,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的二十五万人已完全陷入绝境。

  为了保护这座驰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图丨傅作义

  在九十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的震慑下,在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和众多开明人士的敦促下,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

  所以,当李宗仁再次提出和谈之际,中共中央经历多番讨论,最终还是决定以减少人民痛苦,早日结束内战的原则,暂缓军事行动优先推进和谈工作。

  经过了半个月的谈判,共产党与南京国民党代表团终于达成协议,然而当协议摆在李宗仁面前时,他却拒绝签字。

图丨李宗仁

  于是,早已准备就绪的人民解放军,就要全面渡江了。

  02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上八点整,部署在长江芜湖段江岸的人民解放军,在总指挥谭震林将军的一声号令下,气势如虹的率先开始渡江。

  这是解放战争十分重要的时刻,那几天香山的机要处整日都是灯火通明。

  在渡江战役发起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在香山住所起草了那篇著名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篇号令就是从香山机要处传遍了大江南北。

图丨人民日报刊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号令全军: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收到命令后的解放军势如破竹,展开了大规模渡江行动,向着长江对岸发起冲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数千只木船扬帆起航冲向对岸,一时间广阔的江面上千帆竞渡,万舸争流。

  然而,正在渡江战役各条战线在顺利推进时,一份由粟裕亲自上报的事件,却让一向沉着的毛泽东皱起了眉头。

  粟裕来电称:“有悬挂英国旗帜的兵舰一艘,航行至三江营口,望向我阵地发炮,我炮兵六名负伤,乃予以还击。”

  图丨“紫石英”号

  这艘英国的军舰叫“紫石英”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型护卫舰,他现身在战斗水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前往南京,去执行所谓的“换防任务。”

  一九四九年初,英国政府决定在南京江面上长期驻留一艘军舰,明面上说是为了保护侨民,但实际上仍是在延续英国长久以来的炮舰外交传统,企图对中国内政施加影响。

  四月二十日早八时,“紫石英”号擅自闯入了解放军防区,沿岸的炮兵部队立刻开炮警告,而紫石英号不但不顾警告,还以六门舰炮还击。

  刹那间,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猛烈的对轰,没一会“紫石英”号就身中三十多发炮弹,挂起了白旗,搁浅到了南岸。

图丨伤痕累累的紫石英号

  随后,英国远东舰队还派遣其他军舰企图救援,但都被解放军击退。

  长江上的炮战震动了香山,也震惊了世界,消息传到了伦敦,英国国会里爆发了激烈的辩论。

  保守党的丘吉尔叫嚣着:“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去有效报复”,而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也狡辩称:“英国军舰有权利开进长江”。

  面对英国的挑衅,此刻的毛泽东正在与朱德、周恩来一起,在双清别墅阅读新华社刚刚递上来的参考资料,毛泽东在读完了西方媒体对“紫石英事件”的报道后,他抬起头来对朱德和周恩来说:“我们不能沉默,有必要发表一个声明。”

图丨丘吉尔

  毛泽东亲自执笔,向世界公告了一个声明,声明中毛泽东对丘吉尔进行了严肃的反驳:

  “丘吉尔先生你报复什么?英国的军舰和国民党的军舰一道,开进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并向人民解放军开炮,人民解放军的忠勇战士伤亡二百五十二人之多。英国人跑进中国境内,做出这样大的犯罪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理由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执行道歉和赔偿,难道你们今后应当做的不是这些,反而是开动军队到中国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报复吗?”

  这份声明的措辞语气极为强硬,就连当时的英国都感到震惊,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内河,他们的军舰是可以进入的,而政府对待他们一般也都是客客气气。

图丨毛泽东讲话

  而接下来的交涉中,中共中央也如声明中所说,态度强硬绝不退步,坚决要求英方承认错误。

  而此时的英国也意识到,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和以往软弱的中国政府不一样。

  最后擅自闯入中国内河的“紫石英”号,只能是借着夜色悄悄地溜走了。

  “紫石英事件”表明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它宣告着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炮舰外交的破产,中国人民忍受屈辱外交的时代一去不返。

  就在中英双方在“紫石英事件”上进行着交锋之际,渡江战役的战局愈发明朗起来,解放军成功解放南京。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上升起了一面崭新的红旗,中国历史进入了崭新的篇章。

图丨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此时在老家的蒋介石心情低落,在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后,他带领着全家匆匆祭拜了母亲的坟墓后,便离开了奉化前往重庆。

  在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后,毛泽东的心情格外舒畅,在香山的双清别墅他写下了一首豪迈的诗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已经覆灭,蒋家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图丨毛泽东手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但此时中国还有一大半的土地和人民,仍然处在国民党军队的统治之下,如何解放全中国,怎样解放全中国,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不过“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正如毛泽东这首诗中所写,全国的形势已经天翻地覆。

  当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国民党总兵力还有204万人,控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但这些都是徒有其表的数字概念罢了。

  经过了三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在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中接连失败,他们精锐主力已被歼灭。

  剩余的部队中,只有胡宗南部、白崇禧部和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部还有较强的战斗力,这与解放初期的全国形势大相径庭。

图丨蒋介石祭奠母亲

  国民党反动派人心疑惧,使其涣散,以难以组织坚强有力的抵抗,不少人不愿再打内战,正在酝酿起义。

  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反动派败局已定,但他们仍在做困兽之斗,这也导致一些国民党将领酝酿的起义无法一帆风顺。

  刚刚担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中共湖南省委就发现了不同,这个人虽然表面上表示一定要将反共进行到底,但他私下里其实对于群众展开的爱国运动十分的宽容。

  中共湖南省委认为,程潜是很有可能选择站到人民这一边的,因此便派出地下党与程潜进行接触。

  渡江战役结束后,程潜更是积极倡导湖南人民搞局部和平。

图丨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本省应变最高原则,端在避免炮火。”

  经过地下党多方工作,程潜已经暗下决心准备起义,并且向中共中央发出了《起义备忘录》。

  然而要想起义何其艰难,程潜几次三番表示出要追求和平的决心,已经令白崇禧产生了怀疑。

  武汉解放后,白崇禧退守长沙,他将程潜的手下尽数调走,开始孤立程潜。

  正当程潜受国民党排挤而彷徨不安时,从香山发来一封密电给程潜。

  在这封电报的最后有这样的话:“如遇桂系压迫,先生可权宜处置一切,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蒋反桂,先生权宜处置,鄙敝方均能谅解。”

图丨毛泽东在报纸上看到南京解放的报道

  面对这位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国民党将领,毛泽东给予了极大的限制,但此时身在湖南的程潜,所面临的局势却越来越危险。

  对程潜越发怀疑的白崇禧,直接免除了承乾的湖南省主席职位,并且把他调到湖南邵阳,湖南省主席这个职位由国民党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接替。

  但千算万算白崇禧也没算不到,表面上看起来忠心耿耿的陈明仁也已经有了起义的想法。

  在邵阳的程潜秘密返回了长沙,几天后程潜和陈明仁等三十多名湖南国民党军政要员通电起义,长沙和平解放。

图丨蒋介石和毛泽东

  接到起义的消息后,毛泽东致电嘉勉:“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此时的神州大地五湖四海,不少国民党将领已经看穿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他们同程潜、陈明仁一样,逃过国民党的重重耳目宣布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对于这些起义,毛泽东都亲自发去贺电,还对一些地区的和平解放进行指导。

  而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董其武,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前就在谋划起义事宜,也签署了《绥远和平协议草案》,可两个月过去了,已经进驻香山的毛泽东却没有等来绥远起义的消息。

图丨抗战英雄董其武

  原来在《草案》签署后,归绥街头发生了一起血腥事件,华北人民政府驻绥联络处的干部被特务炸死,联络处认为工作人员的生命难以保障,无法进行工作,要把人员全部撤走,这让董其武对和平的前途十分焦虑。

  令董其武焦虑的还不止这些,此时国民党方面已经停发了绥远的军政费用和补给,以至于六七月的夏天部队发不出单衣,士兵们只能拆了棉衣代替。

  与此同时,国民党试图拉拢董其武部队中的部分军官挑起叛乱,一些特务故意散布谣言说:“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就被软禁了,共产党绝对不会接收国民党的起义官兵。”

图丨毛泽东和傅作义交谈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董其武的部下对其亦有所顾虑,而共产党驻绥联络处则对董其武的诚意产生怀疑。

  董其武曾经是傅作义的部下,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他是从广播里听到的,得到消息之后,董其武立刻就从绥远飞到了北平,和傅作义商议绥远的问题。

  董其武是著名爱国将领,抗战时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辛口战役,还有太原战役,他也早就对国民党的统治深感不满,也希望能早早的脱离国民党。

  毛泽东也在西柏坡会见了傅作义,当时毛泽东告诉傅作义,绥远问题可以用绥远方式来解决。

  随后,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出:“解决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主要有北平、天津、绥远三种。”

图丨解放战争是人民的战争

  毛泽东口中的天津方式就是用战争去解决,北平方式就是用谈判去解决,而绥远方式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作暂时的让步。

  董其武作为曾经傅作义的部下,而且傅作义还参与过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所以他确是解决绥远问题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此次傅作义前往绥远,是携带了大量的现金,去慰问正处于资源匮乏中的国民党士兵。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说这是放虎归山,在全国的战争局势尚未明朗之时,党内存在这种疑虑很正常,但毛泽东批评了这种疑虑,他相信傅作义此次前去一定能成功。

图丨傅作义

  承载着毛泽东的信任,傅作义到达绥远后,第一时间便将毛泽东的指示传达给绥远的官兵们,并将慰问金发到每个官兵的手中。

  官兵们见起义后的傅作义安然无恙,还得到了毛泽东极大的信任,摇摆不定的心也最终安定下来。

  终于在一个月后,董其武率部六万余人举行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绥远终于可以和平解放。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像长沙绥远等和平解放的城市和地区虽然日渐增多,但并不占多数,全国各地仍有不少国民党军队在负隅顽抗。

  面对这些军队,在香山的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果断坚决,绝不手软地发出消灭他们的命令。

图丨人民解放军入城

  没过多久,中央军委在香山向各野战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部署》的指示:

  “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第三野战军占领上海后派主力一部向福建、浙江进军,第四野战军向中南进军年底前占领两广。”

  各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和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迅速向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的国民党残兵展开了追击战。

  在这些国民党残敌中比较难啃的骨头,当属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部,胡宗南部。

  尤其是马步芳,马鸿逵部的马家军,从清末时就盘踞西北,清朝灭亡后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逐渐养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要想打败他们着实不易。

图丨毛泽东和斯大林

  毛泽东要求彭德怀可以打胡宗南,但不要同时打马家军,因为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马家军则是地方军阀。

  在国民党中,嫡系部队和地方军阀他们之间向来是有矛盾的,而毛泽东就是想利用二者之间的矛盾,各个歼灭敌人。

  听从了毛泽东的指示后,第一野战军在运动作战中击破了胡宗南和“两马”所部二十一万人的联合攻击。

  毛泽东又发来指示集中力量包围歼灭胡宗南部,牵制马家军,打击胡宗南。

  在解放西北的战役中,毛泽东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时而打击马家军,打击胡宗南,时而牵制胡宗南,打击马家军,实现了分化敌人,各个歼灭的目的。

图丨西北“马家军”

  8月16日兰州解放,马步芳部主力26700多人被歼灭;9月14日宝鸡解放,胡宗南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9月23日解放银川,马鸿逵部全部覆灭,此时中国的西北也只有新疆还未完全解放。

  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和警备司令陶峙岳,早已经对国民党充满了失望,中共中央就派他们的老上司张治中去说服。

  毛泽东起草电报:“如迪化当局选派代表去兰州谈判,我们表示欢迎。”迪化也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

  在收到毛泽东的来电和张治中的劝告,1948年9月25日、26日,陶峙岳、包尔汉分别发出起义通电,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图丨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大陆除了西南和两广等一部分地区外都已经获得了解放,那些国民党的残兵败将都以狼狈之姿逃离了中国大陆,败退台湾。

  03 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早在国民党呈现败局之时,蒋介石就已经开始着手退守台湾的计划。

  在他们看来,以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是很难攻下台湾的,但他们忽略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宜将胜勇追穷寇”的决心,解放台湾的计划早已经摆在了毛泽东的案头。

  当时有一篇新华社的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图丨报纸上刊登《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文章中写道: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由于中国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一定要在不久的时间内全部实现,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一定要解放全中国。”

  文章虽然是在西柏坡时期发表的,而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之后,针对解放台湾的部署也就正式开始了。

  1949年6月14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向粟裕和华东局发出电报,上面写着:

  “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去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其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已初步意见电告。”

图丨粟裕将军

  一个星期后,毛泽东又发了一封电报,开始催促粟裕要准备占领台湾:“......假如你们的工作做得好,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可能的,我们希望能与夏秋两季完成各项准备,冬季占领台湾。”

  但是装备简陋的人民解放军,如何度过那一百多公里宽的汪洋大海,这是个大难题。

  没过多久,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夺取福建沿海金门岛的战斗,这场仗打下来部队损失惨重,登岛的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

  登岛部队共9086人大部分都壮烈牺牲,金门岛战役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就是人民解放军对渡海作战的轻视。

图丨渡江战役

  金门岛有强大的军事攻势,先进的装甲部队和坦克部队,再加上宽广海峡,对于武器简陋的人民解放军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期间,斯大林同意将苏联给中国的三亿美元贷款,一半用于购进进攻台湾最需要的海军装备。

  所以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作为一九五零年中国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起来。

  此时的粟裕任台湾战役总指挥,已经在东南沿海陈兵五十万大军枕戈待旦。

  然而,一九五零年六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随即悍然入侵台湾海峡,还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阻挠中国统一的进程。

图丨跨过鸭绿江

  为了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过反复斟酌,最终依然做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伟大决策,在香山时期就已经在部署的解放台湾的计划,就此暂时搁置。

  这时的粟裕经常到福建沿海边眺望台湾,嘴里默默嘀咕着:“就差一点啊,原先是有机会的!”

  台湾问题暂且搁置下来,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信念,却早已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心中扎下根来。

  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三年时间,人民解放军就靠着简陋的装备解放中国的大半江山。

  在香山驻扎的短短181天,人民解放军便消灭了国民党政权,将国民党彻底赶出了中国大陆,同时还有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决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相继起义投诚。

  而发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人民解放军经过的每一座城市,老百姓所看到的是与以往旧军队完全不同的景象。

  为了不打扰老百姓,解放军睡在冰凉的街道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也不会索取百姓的财物。

  图丨解放军睡在冰凉的街道上

  从此,中国的军人在中国老百姓的眼中换了形象,成为了最可爱的人,所以在解放战争的前线,总会出现老百姓的身影。

  国民党内部有良知的将领会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因为他们知道,这支军队、这个政党才最有资格解放全中国,统一全中国。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解放军用血肉之躯将山河染红,让大地回春,中国共产党带着解放人民、造福人民的信念,一步步把旧社会扫清,将新世界建成。

图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切正印证了毛泽东的那句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