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_心跳太慢?你可能需要“接个电”|专家门诊 - -阿根廷华人门户网站

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健康 查看内容

心跳太慢?你可能需要“接个电”| 专家门诊

2019-3-15 16:10| 发布者: | 查看: 451| 评论: 0

摘要: 康复小编: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辛苦”的器官。人的生命历程中,心脏要一刻不停地工作,无论你在运动还是休息,吃饭还是睡觉,吵架还是亲热,这个苦命的器官在不停地做着枯燥而又单一的机械收缩,每天大 ...


康复小编: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辛苦”的器官。人的生命历程中,心脏要一刻不停地工作,无论你在运动还是休息,吃饭还是睡觉,吵架还是亲热,这个苦命的器官在不停地做着枯燥而又单一的机械收缩,每天大概要跳动10万次。

有人形象地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熄火了,人就“挂”了那心脏是如何实现不停跳动的呢?


答案是:电传导。心脏自身放电一次,就会引发一次机械收缩。这就是为何“触电”那么可怕。因为电击除了热灼伤还会阻断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脏停搏。



问题一: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人的心脏是一个精密的器官,既有电活动,又有机械活动。有了电活动,不一定有机械活动,但没有电活动,一定没有机械活动。


正常人的心律叫做窦性心律。顾名思义,由窦房结起源,发起电活动,而后传导至心房、房室结和心室。规律的窦性心律使得我们的心脏可以有序地舒缩,为全身提供血液和养分,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次/分就称为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既然是窦性的,那么起源还是窦房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分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小于50次/分(特别是白天)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问题二:什么程度的心动过缓需装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分,尤其是经常会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另外,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也有安装起搏器的必要。



问题三:起搏器担保年限和使用寿命如何


担保年限,指起搏器在100%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电池耗竭的年限。一般情况下,患者实际使用年限大多略长于担保年限,尤其是不完全依赖起搏器工作的患者。近几年,各起搏器厂商均研发了具有“长寿命电池”的起搏器:双腔理论寿命13年,ICD、CRTP或CRTD理论寿命8~9年,但其担保年限依然以之前确定的为准(见图)。


每个患者起搏的比例不同,有些可能100%起搏,有些可能只有1%是起搏,因此不能完全凭借起搏器理论寿命或担保年限来决定更换起搏器的时间。患者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的程控随访,尤其当接近电池耗竭时,应加强随访,一旦电池耗竭,及时更换起搏器。

有的患者起搏器已过了担保年限,而程控随访测出起搏器电量仍能继续使用,则可以不急于更换起搏器,但这个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程控医生给出的随访时间进行随访。

问题四:装起搏器后就能跟正常人一样了吗?是否需要长期服药或远离一些电器或设备?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需要额外服药。起搏器不会影响植入者普通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包括慢跑、游泳等一般运动,乘坐飞机、火车、出国旅游等均可照常进行。现代起搏器在设计时都具有抗干扰性能,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民用和办公用电器可以照常使用,如电插座、电视、音响、微波炉、电热毯、传真机、复印机和电脑等。尽量不要将手机放置在植入起搏器侧的上衣口袋,接听拨打手机建议使用植入起搏器对侧耳朵。


对于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如长期处于商场、机场的安全检测装置,电焊工、高压变电站工作人员等,应与植入医生共同评价工作环境对起搏系统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不要接近强电场、磁场源:如雷达、电视发射塔、弧光焊机等,如果太靠近这些强电磁场,可能会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一些常规的医疗器械检查,如透视、拍X线片、CT等均不会对起搏器造成影响;其他如透热器、高频电刀和体外电波碎石等都可能对起搏器造成影响。当医生准备使用这些医疗设备时,应告之医生已安置了人工心脏起搏器,相信他们会做出适当的处理。

随着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诞生,核磁共振检查不再是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禁忌。但现有MRI兼容起搏系统需在限定条件下才是安全的。如接受MRI扫描应在植入起搏器6周后;MRI扫描时需打开MRI“On”模式,扫描区尽量高于第1颈椎和低于第12胸椎,静磁场强度1.5T(不建议使用3.0T及以上磁共振),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可视对讲等。因此,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病人拟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放射科医师和心内科医师同时在场是最安全的。


文 | 史凯蕾

华东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 | 施源

-The End-

@康复出品,版权所有

春天易过敏,小心“风毒”上身! | 日常保健

日本律宗之祖:鉴真到底为何长寿?| 历史上的寿星

小心!你的心脏里可能藏了个“沉默的杀手”

知晓率太低,发病率很高,这种病可能会要你的命!│ 特别关注

选牙刷,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口腔健康

一位历史老师差点被自己学生逼疯…… | 教师心理

“车王”舒马赫需要的不是“奇迹”,是尊严

戳原文,进入【杂志订阅】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